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8(1 / 2)

着李业诩道:“不管此案的缘由如何,我们有此结果就可以了,其他人,皇上说其无罪那就是没有,我们不要去管那么多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低调处事待人。老夫虽然还顶着特进职,但也不会再去管任何朝事了,”李靖看了一眼李业诩道,“你也要记住,少参与朝事的纷争,除了军职,其他能辞的,都向皇上辞了吧这次是有惊无险,若下次,那就不一定了”

李靖停了一下,继续道:“现在皇上还未恢复你的任何职务,但也很快就会宣布,且年后,皇上就要进行左右卫的初步改动,你要趁此机会辞去情报处和军器监的职务,只管军事即可,官越大,皇上让你担负的职位越多,到时出事的可能越大,你还年轻,且又是异常耿直之人,没有应付朝事的经验,这是你最大的弱点,所以老夫必须要为你作谋划。老夫以后什么人都不见了,你有事都要与老夫说,特别是关系朝班的大事,千万不可一人做主”

“是,孙儿明白”李业诩知道,李靖准备隐于府中了。

李靖又秘密吩咐了李业诩一番。

过了两日,李业诩率着自己的妻儿,还有李靖和王氏为他选的家仆丫环们,搬到了自己新置的府中居住。

而仍居在代国公府里的李靖吩咐下去,以后闭门谢客,除了李业诩外,任何人来访都不接待,即使是府中的亲威也是如此。

第三卷兵锋第七十四章要将兵法传于后世

朝廷因出征吐谷浑的重大胜利。而大赦天下,长安城在整个年节间放开宵禁,并持续到上元节后,让百姓尽情玩乐。

上元节,照例是灯会,灯会的规模比以往几年更是宏大。虽然天气还是异常寒冷,但长安城内各街道的人流,与往年相比更是密集,比前些年场地更大的灯市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儿。

只是停职在家的李业诩,却没空带着妻儿们去赏灯游玩了。一则家中多了三个幼儿,几个妻妾行动不方便,二则在年后,要搬离代国公府,到自己的府邸中居住,两边都要收拾做准备,再则从府里后人子嗣中新挑选的三十名亲卫,也开始训练了。

面对大街上热闹如织的人流,却没空出去赏灯游玩,这让李业诩颇为遗憾。与郑燕说起当年携手逛灯市游玩的情景,两人都是一番感慨。甚是怀念,没想到自那以后,以至成婚后,李业诩大多时候都忙于军中的事务,都没什么机会一起出去游玩。

李业嗣和李栎本也叫李业诩带他们一道去玩的,只是被李业诩婉拒了,也是失望而去,只得由李业嗣带着李栎去赏灯游玩了。

李靖整天都呆在书房里,连家人都很少见,也很少出他自己住的那个院子,一日三餐也都是送进去的,除了一起居住的张氏,家里也没有人敢去打扰。

李业诩要搬离代国公府了,也去和李靖说声。

小院门口有李靖的几名亲卫守着,按李靖的吩咐,除了李业诩,其他家人求见都是不放行的,送餐的人也只是送到院门口,由这些亲卫转送进去。

李靖正在书房里写些什么,看到李业诩进来,也停下了笔,含笑说道:“翼儿,你今日就搬过去了”

“是的,祖父”李业诩恭敬地行了一礼,“孙儿挺舍不得您”

“臭小子,别这样女儿心态,两府才隔这么点路。你可以常过来看老夫的,”李靖笑骂着。

“那孙儿就时常过来看您”李业诩也笑嘻嘻地道。

李靖仔细端详了一番李业诩,这才说道:“唉,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你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老夫也真的老了,幸好也都抱上曾孙了,”李靖呵呵笑着问道,“翼儿,你可知道我为何要让你一个人置府邸居住”

“孙儿知道,孙儿现在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妻儿了,且在朝中也有官轶爵位了,所以得有自己的府邸了。还有孙儿住出去,祖父也可以清静也,少些人来打扰,即使有人来找孙儿,也不会引人注目,让人家揣度您”

李靖微笑着,李业诩虽然没有说明白。但正是他所想的。李靖让李业诩搬出去,他真正的闭门谢客,杜绝宾客,以免再遭非议,或者惹来事端。

这次连久未谋面的李世勣从并州回京述职,上门来看望,李靖也未接待,让李世勣吃了个闭门羹而去。只是李世民勣也明白李靖的心理,并未在意。

“翼儿,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在朝中也有些官职了,以后要操持好这个家,无论如何,要庇护好自己的家人,”李靖脸色变得严肃了,“话儿我都与你说了,你自己小心做事,有什么不明白和决断不了的,尽管来找老夫”

李靖并没再叮嘱李业诩这方面什么,吩咐的话早就已经讲过了。

“是,祖父,”李业诩再恭身一礼道,并没就此离去,也是不舍地磨蹭着多呆一会,探头看着李靖案上铺着的宣纸道:“祖父,您整天都在写什么”

李靖边上的着了笔墨的稿纸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堆。

“哦老夫在写这些年行军步阵、战略战术的心得,”李靖把拿起的笔又放了下来,“这些都是我这些日子以来写就的,老夫将其起名为兵铃新书。此论已经写成一卷,老夫完稿后,再校对一下,待全部完成后,加以注解,交与你。你是最有希望继承老夫之兵法的人,许多战法都在此次出征时候与你细讲,也希望你到时能将此书好好再研读几番,并将其保存好,待以后寻得有机缘之军中良将,可将其授之”

原来,经过这次被人诬告谋反,李靖生怕再遭遇如此情景,或者什么时候出些意外,致使一些兵法心得失传,因此在已经完成的六军镜基础上,再把后来的一些行军打仗的心得写下来。

六军镜主要是记述以前李靖在助李世民打天下,平定各地割据势力时,针对中原及南方地形写就的兵法总结,在中原及南方各地,如何利用地形行军、扎营、布阵、攻击、防守、突袭等,如何以步骑配合,还有水军。攻击敌方阵营,并有许多攻城方法的描述。

这些年,李靖率军北征,在对付突厥和吐谷浑的战事中,行军打仗的方法与以往是完全不一样的,李靖又有颇多的战法总结。

依李靖的描述,这部兵铃新书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在广阔地带如草原上与行动迅捷的游牧部落对仗。作战风格与以往的战法还是有些类似,“凡事有形同而势异者,亦有势同而形异者,若顺其可,则一举而功济。如未从可,则暂动而必败”即善势利导,利用天气、地形、地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出奇不意,兵不厌诈,攻击敌要害部门,以达到快速制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