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2(2 / 2)

在队员的焦急等待中,晨起的哨声迟迟才呼起来,为了给队员一个充足的休息,操持好体力,李业诩特嘱咐迟半个时辰吹起床哨。

一些队员提着一颗心,一个晚上并没休息好,早上也早早地醒了,但大多队员充分利用这难得可以放松休息的晚上,美美地睡了一觉,早上起来时,精力充沛。

早饭供应量也是比平日多了些,特别是肉包子,队员们都吃的撑着,笼子里还有多下来。

有些队员戏谑,这可能是在训练营中的最后一餐,让一些自信心不足的队员们很是担忧。

但也有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作为奖赏,综合评分前三名者或者单项特别优秀者,可以向任何一位主官和教官挑战任何技艺,并且考核后当作小队长的职务。

考核次序按小队进行。李业诩特意嘱咐,记录下单项最优秀队员的编号。

越野跑作为压轴科目放在最后,在前面的考核科目完成后,所有队员一起跑。

首先出场的是第一小队,队员在场地上准备就绪,苏定芳宣布考核开始。

没轮到的队员全都紧绷着心看着场上进行的考核,而场上的队员则更是紧张万分。

训练场上一般都是五六个项目同时进行考核,至少两名教官监督并记录成绩,人员合理地穿插调控,每个人在参加了一个科目的考核之后,最少会得到约十分钟时间的休息调整,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科目的考核,尽量杜绝考核过程中不公平的可能,保证所有的队员都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很多队员明显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动作上都有些变形。有人反复地从独木桥上摔了下来,也有人在跨越障碍时不止一次被绊倒,通过的成绩超过了规定时间。一百次的单双杠、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是个最常规的训练项目,平时训练时基本上队员都过关,但今天考核时却有人完不成。

几个科目考核下来,有一些队员已经是满脸沮丧。

考核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马术、箭术,有些队员明显受心理因素影响,没有发挥平时的水平。

所有考核科目都没有当场公布成绩,以免影响下一个科目成绩。

中午时分,有七个小队完成了场地上的考核。

吃中饭时,队员们第一次感觉到诱人的饭菜失去了原有吸引力,一些成绩不理想的队员勉强吃了一点就吃不下了,但是大部分队员还是拼命把肚子填饱,李业诩则在吃饭时留意看队员们的表情和进食速度。

饭后,稍事休息,考核继续。

所有场地里进行的考核项目完成后,已经是下午时分,最后进行的是十里越野跑的项目。

哨子声响,所有队员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跑,完全没了平时晨练时井然有序的场面。只是跑了一段距离后,一些人在初始阶段跑的太猛,体力跟不上,慢慢就被别人拉下了。而最后先跑回来的,则是在初始阶段并不突出,但体力分配均匀的队员。

到下午太阳快下山前,所有队员都跑回营地,项目考核结束。

最后宣布综合成绩,被淘汰的赫然有二十三人。

当郑仁泰宣读被淘汰人员的代号名单时,所有队员的心都被揪着。谁都不希望自己是那个倒霉的出局者,但优胜劣汰是选拔的规则,被淘汰的队员只能接受。

被念到名单的队员出列,站在队列前面,对于特战训练来说,这二十三人是又一批的失败者。

当这二十三人的代号从名单墙上被拉下时,其中竟然有人嚎啕大哭起来。

十几天的艰苦训练虽然让队员们对训练营有些憎恨,但作为右卫军中的精英,满腔热血的男儿,都有着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多数人把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当成对自己最大的挑战。

多天的训练,付出了辛勤和汗水,还是被淘汰了,那份失落感可想而知。

没有念到自己代号的队员不觉地松了口气。

李业诩站到被淘汰的二十三名队员列队前,向他们敬礼,留给他们最后的话是,“回去后继续锻炼,或许下次还有机会”

被淘汰的二十三名队员列队向主官和教官们敬礼,黯然神伤地离开。

考核成绩最好的是十八号陈雷,这家伙真是天生当特种兵的料,各方面表现的都是非常的出彩,几乎没有什么科目成绩不理想的,第二的是一百四十四号一名叫赵启东的高个子队员,各科表现也不错,特别是箭术水平高超,十箭全部命中靶心,而第三名则是八十二号吴二毛,这个人刚被选拔进来时,都敢于向李业诩挑战,平时训练时也是比较出众,从来不会喊累。

当问及这三人想挑战谁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李业诩。对他们来讲,李业诩最初露的几手让他们异常的敬佩,训练过程中李业诩雷厉风行的作风,言出必行的果敢,更让他们敬若神明。

若在李业诩手上能过上几招,甚至能在某个方面略胜几超,那将是非常得意的事,也是日后可以吹牛的资本

第二卷磨剑第十八章训练继续

第一个上场挑战的是陈雷,和李业诩比较的是马上对战。

陈雷持槊,李业诩持枪,两人上马,陈雷向李业诩敬礼后,即持槊冲向李业诩,李业诩轻松地拨开陈雷的大力击打,却并不进攻。

陈雷力大无穷,在马上却也身段灵活,一根槊舞的虎虎生威,竟然和李业诩战了好多个回合,才被李业诩一枪拍下马,让李业诩颇为赞赏。

接着是赵启东。

赵启东自小练习武艺,特别在射箭方面很是有天赋,在右卫军中射箭水平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称“赵百步,”是考核时候十支箭全部命中靶心的几个人之一。

两人以五支箭,射一百五十步外的箭靶,看谁的成绩更出色。

赵启东拿了自己的弓,先定了定神,抽出一支箭,瞄准箭靶。

所有的场上的人都屏着气看着。

“嗖”正中靶心,全场响起一片叫好的声音。

一百五十步大概相当于一百二三十米,箭靶放在那儿都已经显得有些小了,更不用说中心位置。在众人眼里,能在一百五十步外射中箭靶,已经是比较困难了,而射中靶心,难度是非常之高了,不但要求箭术精湛,且力道也要非常之大,弓至少要四石以上才可做到。

李业诩从李成手中接过自己的弓,只是瞥了一眼箭靶,略一瞄准,引弓便射,也是正中靶心,箭头没入靶中寸许,箭尾在那儿颤歪歪的抖着,力道明显比赵启东的那一箭足。

赵启东看了眼李业诩,心里有些震撼。

场上叫好声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