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2 / 2)

只听接引道人言道:“莲花莲叶,总是一家,勿要为了些许宝物,伤了和气。”却也不言谁的不是,都是一语带过,虽似公允,其实还是护着准提。那边太上老君也对通天道人言道:“师弟,你却也性子太急,不该向道友出手”旁边女娲娘娘也来相劝。太上老君只言通天道人之过,他性情刚直,哪里肯服虽然收手,犹自恶狠狠瞪视准提。

准提道人岂会示弱,也毫不客气地与通天道人怒视

他们这里开战,顿时将妖巫二族的目光也吸引过来不少。元始天尊见了,大皱眉头,心道:“通天如此鲁莽,将我三清都一起连累,平白坏了名声。若是继续僵持下去,只怕要被更多妖巫等众看场好戏,大是不妙”

只是三清终是一体,在外人面前,他却也不能怪罪通天道人。

他心思通络,当下朗声一笑,道:“宝物虽好,也要看是否有缘。今日我等却也不必争竞,便看看各自缘分如何”

众仙听了,还不太明白什么意思。就见他盘古幡一指,一道混沌神雷击出,结结实实击在那火源之上。

那火源只是一团死物,哪里受得住这号称攻击第一的开天至宝顿时分为数朵火花,四下飞溅而去。

原始天尊是始作俑者,先就心里有数,哪里会错过当下抓住了就近的一朵。这一朵火花,日后被元始天尊炼成了庆云金灯,乃是他的护身之宝。

太上老君虽然似垂垂老朽,神态从容,优哉游哉,动作却不慢,太极图一展,也收了一朵。这朵火花,日后被太上老君成就为八景宫灯,照彻玄都,神通不凡。

女娲娘娘也将山河社稷图祭出,收了一朵,此后成就为宝莲灯,又引出了一段复杂传奇。

接引道人也以接引神幢收了一朵,日后照彻西天光明界,引导众佛众菩萨,乃是那佛前琉璃灯。

镇元子看得真切,岂会错过也用造化鼎收了一朵。

却还有数朵,落下洪荒而去,大都不知所终。其中有一朵落于灵鹫山上,经历数千年岁月,得了阴阳造化之气,生了灵识,化为一道人,乃是燃灯道人。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那通天道人却是犹自在冷冷瞪视准提道人,准提道人也怕他突然发难,不敢稍动。结果两人都一无所得。

此时异族无首,溃败之势已成,被妖巫二族扫荡,纷纷逃下太阳星去。妖族也不追赶,开始收拾太阳星,整顿旧物。此时太阳真火猛烈,若是普通物件,经不得这样的灼烧。因此帝俊甚是焦急,凭着往日对太阳宫的熟悉,连连派人前往各处收拾东西,抢救物资。

其中羲和娘娘心念她的爱车,忍耐不住,亲自前去寻找。翻遍太阳宫,直到发现日车无损,这才欢天喜地带了出来。

此车所用的都是极品材料,倒是不虞被太阳真火烧毁。其实烛龙居太阳宫时,对此车也很是喜欢,不仅未对其有任何损毁,反而加上一些龙族珍宝装饰,更增华丽。他越看越爱,平时都珍而藏之,不让他人乘坐。

只是除此车之外,太阳宫却是损失惨重。这番大战之后,太阳星处处都要重新收拾,宫室恐怕非得重造不可了。

此时诸事已了,镇元子乃向帝俊辞行道:“如今大功告成,异族已不为惧,贫道之事已了,留此无用,当重回万寿山去了。”

帝俊对镇元子却是不敢怠慢,忙道:“此战成功,皆有赖道友之功。如今太阳宫一团混乱,妖族百废待兴,我等无以为报,真是惭愧。道友若是有何要求,还请尽管说来。”

其实此次大战,在众仙之中,镇元子得利最多,不仅得了烛龙真身脊骨,更得了烛龙之角和烛龙之眼,还得了一朵先天火苗。其中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顶一件至宝。

他听了帝俊的话,因此也不为难,说道:“妖族重归太阳宫,乃是天数,贫道却也不敢贪天之功。今离别之际,只有数言奉劝道友”

帝俊连忙请教道:“还请直言相告,但讲无妨”

镇元子乃道:“此战虽是龙族挑起,不过乃是烛龙鼓动之故,凤凰、麒麟二族并无大恶,还望道友不要多加追究。便是龙族,首恶已诛,余者也无力对抗妖族。望道友看在同是盘古所化的份上,将其纳入妖族管辖即可,勿要赶尽杀绝,多造杀孽”

帝俊乃是雄主,自然不会做蠢事,将龙族逼入绝境。此时好不容易重回太阳星,又心情大好,哪里还会反驳,便道:“此事当谨遵道友之命”

镇元子又道:“今太阳真火势大,洪荒受苦。道友乃太阳之神,自有良法应对。还望早施手段,以解生灵焚身之厄。”

帝俊道:“道友心怀悲悯,护佑众生,真是令人钦敬。道友放心,我等不日即可解决此事。”

镇元子点了点头,又说道:“道友今日给他人留一分余地,便是日后给自己留了一分余地。切记切记”此话乃是提醒帝俊,暗指东王公之事,不过听不听得进去,能听进去多少,他却管不着了。

言罢,飘然而去。

帝俊在后面赞道:“真道德逍遥之仙也”东皇太一与两位娘娘,也是钦服不已。

那边三清与接引、准提也来告辞,帝俊都是好言相谢,也不计较一些法宝材料的琐事,对接引带走龙族的事情也只字不提。他此时重回太阳星,自然恢复了妖族之主的样子,气度雍容,令人如沐春风。

女娲与伏羲虽然也是妖族之主,却并不管理日常事务,喜欢清静,因此也要下到洪荒去了。临去之时,帝俊极力邀请伏羲前来太阳宫定居,助其管理妖族事务。

伏羲对帝俊的提议,也是非常心动。他虽是女娲之兄,可是道行修为皆不如女娲,终不能总是托庇于女娲麾下,惹人闲话。因此犹豫之间,经不住帝俊与东皇太一的热情,便答应了下来。

女娲与伏羲二人,此次虽未参与大战,可是地位超然,做些穿针引线、出谋划策之事,确实也功劳非小。

经历此事之后,帝俊对于女娲娘娘,越来越看重,更是极力褒扬。她既是先天神魔,又是三清师妹,道祖亲授之徒,虽然不喜争斗,但与众仙关系良好,最得人缘。关键时刻,往往都有不凡表现,实在是妖族之中最能谋事者。如此之人,偏又毫无野心,岂不是上天赐与妖族之福

从此之后,他在妖族之中,大力宣扬女娲娘娘恩德,渐渐使得女娲娘娘在妖族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涨,最后竟不亚于帝俊自己。但凡妖族,都视女娲娘娘为母,衷心尊崇。由此,女娲娘娘对于妖族,也是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