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05(2 / 2)

孔子的一生都为什么奔忙了恢复周礼。

周家应该有八百年的江山,但因为所有教派都被拒之门外,所以便联合起来败坏周家气运,直到周家立国500年后,气运终于快要被消散殆尽。不过天道注定周家有800年的江山,众圣人也不能改变,毕竟当年商朝还是20多年的气运,女娲都不能打杀商纣王。

阐教传出法家,从阐释天道的教义中演化出遵守规则的思想,人教老君一脉则传出了道家,倡议清静无为。截教在刘峰身死之后,通天教主就把金鳌岛迁移到了三十三天外,所有门下弟子均不得入世,也不知道他抱着什么想法,好像已经心甘情愿的把俗世让出来给了自己的两位师兄。

西方教还没有大兴,本来这南瞻部洲是人阐二教争斗的局面,谁知道凭空出现个孔子,创下儒家一门,竟是隐隐有压倒道、法二门的趋势。孔子,或者说木公道人并没有立教,而只是创出一种教化人的学说,并且立下了教化世人的大愿。

教化世人和教化人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是相差万里,教化世人说白了就是要让活着的人活的更好,人人向善,创造一个体系更加稳固、完善的社会;教化人族则简单的多,只要人族不灭,就算是教化了。

不过木公道人这一次毕竟算是从老君的手里抢了那么一点东西,因此才有了他之前以师礼待老君的事情,便是后世传说的孔子向老君问周礼的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刘峰暂时还没有像明白,他只是对这中年人说服强盗的事情有了足够的认识。浩然正气是个好东西,他说是一种灵气却和一般的灵气大有不同,不管是祝融的三昧真火还是以前刘峰的先天灵风,这等灵气都需要人刻意去修炼,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取用法门,否则一般人根本是用不了,另外,对资质也有要求,资质太差的,就是不适合修道的,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能够使用。

浩然正气则不然,他并不需要别人去修炼,而是他自主选择合适的人选。只要一个人,行得正,坐得直,心中无愧,那时日一久,身上自然会有浩然正气,想必这就是木公道人把自己的执念融入到浩然正气中的作用了,让他有了自主性。

浩然正气的作用和人皇之气差不多,只是人皇之气只有人皇才能拥有,浩然正气则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一旦身上有了浩然正气,则诸邪避匿,万法不侵,甚至对凡人都有克制的作用。

就像这个中年人,一般没有化形的小妖光是看到他就会心惊胆战,更不要说起什么伤害的心思了,还有这些强人,被他这么大声一斥责,他身上的浩然正气便会自主的行使教化世人的职责,把这些人心中已经被欲念埋没的那点正气引出来。因此他们才会诚心悔过,弃恶从善。

中年人身上有不小的浩然正气,气势自是不凡,守门的士兵可能平日里也做了不少亏心的事情,竟然看都不敢看他一眼,老远见这中年人过来,就把自己的头低了下去,更不论上来盘问什么的事情了。

这样却方便了刘峰,如同回自己双叉岭的山洞一样,安然的进到了城中。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要从中年人这里了解的事情也已经全部了解,刘峰也没有继续留下去的必要,匆匆的给中年人作别,便急不可耐的想要观赏一下这春秋时期的城市风光。

不过天不从人愿,越是往里边走,城里的光景越是冷清,刘峰忍不住做到一个路边的饭摊大家也不要计较这个时候有没有这种东西,毕竟咱写的是神话小说,不是历史小说。跟前,凑到老摊主跟前说道:“老人家,我是从山上下来打算卖猎物的,怎么今天城里的人这么少”

老人家睁开惺忪的眼睛,叹道:“今日你是卖不了了,城里有钱的人家都走了,谁还买你的猎物”

“走了为什么走了”也不等老人回答,刘峰便坐了下来,把自己枪上的几只猎物取下来,摆在老人的饭桌上,说道:“老人家,你看我也一天没吃东西了,既然这些猎物也卖不出去了,我就拿它们跟你换口饭吃,你看可好”

“使不得,使不得,一顿饭值几个钱,你这些野味平日里可要卖不少钱。”老人说着便开始给刘峰盛饭,“饭我给你,算我请你吃了,猎物你拿回去吧”

刘峰笑了笑,摇头道:“我身强力壮的,猎物以后再打就是了,何况等我再把它们拿回去,估计就已经坏了。”

不等老人再开口,刘峰问道:“老人家,这城里的富人为何都走了”

老人也暂时忘了猎物的事情,愤怒道:“大王派遣卫鞅来伐魏,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所以有钱的人家就都跑了。”

“卫鞅”刘峰一拍脑门,“可不就是商鞅么”

商鞅属于法家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对秦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好像最后的结局不太好。不过这些事情就不是刘峰关心的了,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看看这卫鞅,也就是商鞅这位历史名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刘峰心中不禁叹道,他就只知道商鞅变法的事情,至于这位是不是曾经还打过仗他都不记得,更不论打仗的地方时在哪里,又是和哪个国家打仗。

“老人家可知道此次大王为何要让卫鞅去讨伐魏国”这些事情做为外来人口的刘峰不知道,但当地的土著应该很清楚才是。

果然,老人家面有疾苦之色的说道:“这卫鞅原本是在魏国的,只是魏国国君不喜欢他,他才来了咱们秦国,现在得势了,就想报复魏国国君,因此才怂恿大王和魏国开战,他倒是满意了,只是苦了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了。”

洪荒风行者正文第一百六十二章商鞅其人

商鞅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当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

一日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

公叔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

魏王沉默不语,没有明确的拒绝可也没有答应,等到他要走的时候,公叔座屏退旁人说道:“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魏王一口应承了下来周才离去。

等送走了魏王,公叔座召见商鞅告诉他道:“今日大王询问可以担任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