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牛缓缓而来,周围大路上被风激扬而起地尘埃纵横乱扬,夹道穿来的凛冽干风也是带着轻微的呼啸,传入耳膜,却都在身外翻滚,一行都是片尘不染,离世出尘。走到函谷关外,就见一人跪伏在地,那人眼见老子前来,慌忙奔上前来,拜倒在青牛之前道:
“尹喜拜见圣人。”
多宝见来人如此,眼中精光一闪,随即默默,沉吟不语。老子却见来人方脸厚唇浓眉,脸上正气凛然,锐意勃发,心中一动,轻声一笑道:
“果然不错,神州大地,人杰地灵,到底还有可传我道统之人。”当下两人一个诚心拜师,一个有意收徒,一拍即合,老子有出关之任,却也在函谷关馆舍中停留几日,传下道德真经五千言,分上下两卷,详述大道奥妙。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是为流传千古的道德经。
尹喜得之如获至宝,恋恋不舍之下毅然跟随老子一路西行,后尹喜斩出一尊化身,那尹喜跟随老子而走,后号文始真人,而化身则在峨眉山时不得已之下才放弃跟随,就隐身在峨眉金顶之上,因思及老子乃是白眉白发,便字号长眉,创下蜀山一脉。最为开始的蜀山承奉老子之精要,分为不少的门派,修行之道也是条条不同,各有其妙。不似后来那般以修剑斩妖为主,其中炼丹服饵,辟谷食气者亦不在少数。而且,刚刚开始那般以修剑为主的修行道还是为旁门所看不起的。
但到了南北朝时,南梁武帝信奉佛教,大肆诛戮天下修道之士,无数高僧和尚法师杀上蜀山,那些炼丹的,辟谷的因为战斗力不强,死伤无数,最后还是修剑的力挽狂澜,杀得梁武帝兵马惨败,这才开始作为蜀山主修的神通为世人所知。却说老子与多宝出了边界,一望无垠的尽是无穷尽的琉璃宝光,纤尘不染,光明繁盛,中有点点妙音梵唱,天女散花。一片极乐盛景,惹人遐思。老子遥望其中。眼神迷离一片,雪白地须发飞扬,长叹一口气道:
“就是此处了”
那多宝道人身子微微一僵,随即又恢复原样,脸容如千年古井,波澜不惊。转过身来向东方默默眺望。天上白云悠悠,天风荡荡,不留一丝尘世痕迹。多宝跪伏在地。脸色刚毅,棱角分明的脸庞此刻竟是不带丝毫感情,生硬冰冷地口气让周围空气为之凝固道:
“还请大师伯施法,多宝恭领。”
老子随手一抛。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随之而起。白光如炽,浓烈之极,竟连天上的阳光都遮盖下去。多宝不在多言,微微躬身,从圈子里一穿而过,消失不见了。老子又是一声叹息,收了金刚琢。这琢子乃是老子收集赤铜所炼,正好借此化胡之功德成宝,一拍坐下青牛。紫光巍巍如山岳。飘逸洒脱,上九天而去。偌大的虚空中间突然裂开一道门户。直直通往三十三天外的混沌深处,老子偕同青牛一起消失不见。
不久之后,迦毗罗卫国降生一名太子,此子出世不凡,方出生便能言举步,前后左右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言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三界内但凡有些神通者皆有感应,莫不震惊。多宝降生,果然拜入阿弥陀佛门下,修成无量金身,自命释迦牟尼如来,在截教时以数千件先天灵宝斩出的化身反唤作多宝如来。而后精修西方寂灭,以诛仙阵图斩出忿念,既是忿念,做不得慈悲普度众生的佛陀,是为五大明王,降服一切邪魔外道,守护佛教。
当年后土镇守轮回,形成六道,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轮回形如孔桥,隐没于幽冥地狱的虚空之中,平时不可见。只有当有灵魂转世,才会偶然现出轮廓,乃是天地间最为神奇的地方。
后土镇守轮回,乃是天地间莫大的功德,散于天地虚空,却是以幽冥阴煞气感应功德形成阴鬼之身,是为十殿阎罗,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这十殿阎罗虽无力,但地处幽冥,有无穷幽冥气环绕,可以说近乎不死,就如同身处幽冥血海的冥河教祖一般。这一日几人却都聚集在六道轮回之前,脸上不自禁的有些焦急。数日前一道血线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在地狱内蜿蜒流转,爬过了不知多少空间,最终缓缓来到六道轮回前,血线的一头已经钻进了轮回之中。对于自己掌控以外的事情,纵然是阎罗,也不自禁的有些惊惧。
就在这时,忽然一道金光自西方而来,落在六道轮回前,待金光逐渐散去,来人才显示出真容,十殿阎罗凝目看去,竟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和尚,长身玉立,神情潇洒,只是脸容略带落寞,却更显得清俊。来人正是地藏菩萨。地藏王菩萨乃是佛教中后世闻名的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普贤,观音,分别号称大智,大贤,大悲,大愿。实则在大愿之中依然包含前三者,论及佛法修为,地藏王菩萨更在其余三人之上。就连释迦牟尼这等眼高于顶的奇才都称赞之,“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是以为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正是佛门来入住地狱幽冥的先行菩萨,沿路东来,眼见地狱之内恶鬼呻吟,亿万生灵遭受轮回苦厄,不得解脱,整个地狱都是愁云惨雾,慈悲之心普照,怜惜世人沉沦地狱,此刻在六道轮回前立定,一张清俊的脸庞放射出一片慈悲亮光,“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令得解脱。愿我自今日后,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