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12(2 / 2)

黄宣武的脸色变了,赵普的脸色也变了。

二人都不是蠢才,此时,他们已经想通了对方想干什么,对方根本就没有想着要用火烧光他们,而是想要迫使自己投降,这一次的攻击,与其是攻击,还不如是示威。

二人对视一眼,满眼都是绝望之色。

不用想,当对占领第一道防线之后,必然会故伎重施,将所有的士兵都逼到山顶来,小小的山顶容纳五千人还可以,但对如果将三万步卒都逼上了山顶,只怕山顶之上连根针都插不进来了,到时候对方一颗石弹砸来,只怕就要死上好些人。

“这仗没法打了”黄宣武喃喃地道。

“怎么办,弃械投降,任人鱼肉”赵普满脸痛苦之色,他们没有想到,征北军竟然是这种打法。

“我们无法破解对的猛火油,除非我们想被对方活活烧死,或者活活砸死,或者活活饿死”黄宣武长叹一口气,“赵将军,三万人涌了上来,原本可以供五千人食用一个月的粮食可就只能吃六天了,六天之后,怎么办”

“如果不打,我们就会任人鱼肉”赵普咬着牙道:“无论如何,我们得打上一仗,他们想用这种方法来逼迫我们,我们便发起反攻,自山上冲下,我们有三万人呢”

“试一试吧”黄宣武无可奈何地道。

赵黄联军发起了反向冲击,看着冲向已经占领了第一道防线的卢城营士兵,云昭转脸看着孟姚,“还行,还没有蠢到家,还知道搏命一击。”

“飞蛾扑火”孟姚冷笑道,“不怕他们冲击,想要撼动我卢城营,他们还不够资格。”

迎着冲来的敌军,霹雳火啉啉的短促射击声陡然响起,密如蜂蝗的短箭将对一层层的扫倒在地,尸体骨碌碌地滚下来,卢城营的士兵将这些尸体垒起来,极短的时间之内,便垒成了一道肉墙。

攻击在继续,死亡在继续,在伏魔弩,霹雳火的惨烈打击之下,冲击的敌军被射击得零零散散,丁仇提着铁枪,大步仰攻而上,每走一步,便是一条人命,很快,迎着冲下来的敌军,丁仇硬生生地打到了第二道防线之上。

后续部队跟着丁仇,以极快的速度便在第二道防线之上站稳了脚跟,开始横向扩大战果,随着冲上来的卢城营士兵愈来愈多,赵黄联军的士兵开始无法抵挡对的攻击,被迫向山顶退。

从开战伊始,在不到半天的时间之内,卢城营便连续占领了对两道防线,而此时,王强的第四营还没有加入战场。

占领第二道防线的征北军没有接着攻击,而是停了下来。因为云昭想要的是人丁,而不是人命。

云昭看得索然无味,在北地打仗的时候,与蒙军几乎每一场都是生死搏杀,这些世家私兵的战斗意志着实差了一些,让他这个曾经纵横沙场以命搏命的猛将着实意兴澜珊,晃晃脑袋,“没什么意思,我回了,孟姚,如果赵黄二人想要投降,你直接告诉他们,我给他们的条件就只有一个,马上投降,可保性命,到北方给我种几年田,否则就死”

“王爷却回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了。”

云昭打马走了几步,突然又回过头来,“哦对了,晚上还是要小心一些,我估摸着,这两个不死心的家伙,晚上不定会来偷袭。”

“王爷得是,我给他们准备一顿大餐”孟姚呵呵笑着。

第九百二十六章:投降

赵普与黄宣武坚持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反向冲击,夜晚偷袭,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在卢城营面前,一切皆是浮云,除了损兵折将,丝毫没有办法撼动对方的阵线,当王强的第四营投入战场之后,赵黄二人终于决定投降。

响水洞战场,除了战死的数千联军士兵之外,剩余的二万余人在赵黄二人的带领之下,向征北军缴械投降,他们除了得到一个可以保住性命的承诺之外,什么也没有。

云昭满意地安排这些降兵分批离开潞州,向北地进发,这些人,将成为广大北地的又一批屯垦者,也许过上一年半载,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像千牛卫士兵一样,将北地视做他们的家,在那里生根发芽了。

北地缺人啊,每一个人丁现在在云昭看来,都是宝贵的,有人,便能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有人,便能为矿山提供源源不绝的劳力,有人,商铺才有伙计,有人,才会有货物的不但被消费,不断地为北地创造税收。

潞州已经没有成规模的敌人军队了,只剩下潞州城,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杨宏发坐守空城,用一夜白发来形容也不为过。

征北军的大部队根本就没有光临潞州城,只是不断地有骑兵出现在潞州城外,绕城而走,他们的怪叫声,吆喝声,肆无忌惮的观察着城墙,对着城池品头论足,但这已经足以让城内胆战心惊了,聚集在潞州的十余万大军逃得逃,亡得亡,现在在城内拿着刀枪守卫城池的只是一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杨宏发毫不怀疑,当征北军的第一枚霹雳炮弹落在城头之上时,这些人定然会一轰而散。

杨宏发不敢逃,因为城外充斥着征北军的斥候。自己守在城中,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要是抱着侥幸心理逃出,撞在这些斥候中,也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自己砍了再,那才冤枉透顶。

杨宏发不知道云昭的大部队了那里。但很清楚的是,云昭不会忘了潞州城。

在战战兢兢之中,在一片惶恐之中,一骑自远处而来,大摇大摆地停在了离城仅有数十步的地方,来人明显不是一名军人。长袍绾巾,一副文人模样。

“城上的人听好了,我叫杨青,是知州大人的本家侄儿,快禀报知州大人,就我要见他”来人在城下,扯开喉咙喊道。

云昭的大军开始向着他既定的目标展开战略行动。潞州,云昭觉得杨青一个人就够了,对于杨宏发来,杨青现在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对于杨青的突然抵达,杨宏发犹如在黑夜之中看到了一盏明灯,在饥饿之中突然捡到了一个馒头,又或者是在冰天雪地之中,突然有人送来了一件厚厚的棉袄。那种绝处逢生的感觉,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当初一夕之间,杨青的父母兄弟姊妹从潞州神秘消失,杨宏发便以为杨青这只他放出的风筝已经断了线,想不到的是,在杨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杨青却以救星的面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