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强横,就强横在横山,也就是后来的白于山各部。原先张亢就曾上书,山界诸州城寨,距边止二三百里,夏兵器甲虽精利,其斗战不及山界部族,而财粮又尽出山界,建议朝廷招降各部。
韩琦与范仲淹也上书过类似的建议。
郑朗做法更是赤裸裸的,西夏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横山诸羌思内附。种谔知青涧城,西夏酋长令凌要求内附,郭逵未到延州之前,延州知州陆诜不欲生事,不纳。那时朝廷已经诏书郑朗进京,种谔随郑朗时久,知道郑朗想法,要求纳。
郑朗要上位了,陆诜不得不考虑种谔的想法,书奏朝廷。
朝廷为此产生争议,诏还未下,西夏人居然得知,将这几十羌账几万羌民迁向兴州。种谔看到郑朗再复起用,胆子壮起来,派使追上。几万羌户一下子冲过边境线,涌向宋朝。正好那时西夏派使助永厚陵,赵顼闻讯后,派人安抚李谅祚,重开互市与岁赐,又从可怜巴巴的国政中抽出一些钱帛,作为额外补偿,安抚西夏。
权当我们宋朝从你们西夏买来几万名部曲吧。
李谅祚不服,派使哼唧。若是向赵祯说,说不定看到国家财政困难,还能将几万羌民讨回去,对赵顼说,什么用也没有。此时国家正在改制,赵顼也没心思理睬他们。打就打,虽再战,宋朝财政会更困难,你们西夏也得要考虑战争的后果。
没有顾西北,可西北又有事了。
乃是绥州。
绥州有铁碣二山,还有无定河,本来是易守难攻之地,因为宋太宗时赵保忠就擒,为西夏拥有。李谅祚之时,又在此设一个军司,名为巨镇。当地豪首乃是嵬名夷山与嵬名名山,算是西夏的宗室。然而李谅祚性凶残好淫,过大酋豪家看中有姿色的妇女,皆强行乱之。也乱了嵬名夷山家的女子,再加上西夏困窘,嵬名夷山暗中潜入青涧城,向种谔请降。
种谔同意了,可随即想到另一个人,嵬名名山。不是看中嵬名名山,而是看中了整个绥州
第八百二十四章简中上
得到嵬名夷山还是不行的,得连同他兄弟嵬名名山一起得到,只要将这对兄弟一起网罗,绥州城就能易手成宋朝了。有郑朗在朝,种谔胆子壮,先做了再说。
与嵬名夷山语良久,并且用没移一家做例子,允以最低团练使职位,派使潜入绥州,用一个若大的黄金盂贿赂。嵬名名山的小吏李文喜受之,暗中赞成归顺。所发生的一切,嵬名名山不知道,事后郑朗怀疑嵬名名山知道,种谔为了诱降嵬名名山,刻意用黄金打造的盂钵,和尚持的乃是铜,金子比铜重了几倍,好几百两黄金。没这么多黄金,利不厚,嵬名名山不会心动。一个纯金盂就是放在宋朝那些富户家中,也非是一个小数字,况且贫穷的西夏。李文喜敢隐瞒不报吗
多半是嵬名名山首鼠两端,想得金投降,又怕宋朝不顾不问,遭到西夏人的报复。
手下听李文喜说名山同意投降,返回禀报,种谔下了这么大本钱,知道时不可过,过不可来,立即拨帐下所部,向绥州出发。临行前,仅写了一封信向陆诜汇报。
陆诜一看傻了眼,不错,你种谔是郑相公帐下的爱将,两家还有亲戚关系。但也要照规矩来,没有诏书准许,没有我的命令,你怎么随随便便就将青涧城的兵力一起调走了呢
立即下命令,派使向北方追赶,命种谔将军队带回来。
使者速度远没种谔的军队快,两国不算是承平,可自治平年间,只有西夏攻击宋朝的,未见宋朝反击西夏的。名山猝不及防,种谔军队突然出现,将他的部帐包围。
名山只来得及匆匆忙忙披挂,拿着一把铁枪准备上马应战,嵬名夷山大呼:“哥哥已约好投降了,为什么宋军到来,你又要反抗”
嵬名名山喝道:“我什么时候说投降的”
夷山道:“李文喜,你出来。”
李文喜无奈,只好手捧着那个黄金盂走出来道:“大将军,宋使是派人来约降,小的胆子小,没有向你禀报。”
看着这个黄金盂,其他诸将一起用怀疑眼神看着名山。
西夏太穷了,尽管名山掌控着绥州各部,也不可能拥有这个大金盂,有理也不说清,名山放下大枪,放声大哭。哭完后捧枪向种谔投降。宋朝得大大小小部酋三百人,一万五千户,近十万百姓,仅兵士就有一万人。但多数部帐在绥州西北,既然投降,不能让他们再留在西北,等李谅祚过来报复。于是种谔让名山下令,让西北诸帐向南转移。
李谅祚闻讯大惊失色,西夏总户数也不过七八十万户,这中间还要包括沙州与甘州回鹘部,兰州六谷部吐蕃人,而最悍的部族只有横山到绥州各部。两次叛逃,达到十几万百姓,一万多名战士。还不算,甚至要搭上一个绥州。但他自己伤势发作,病重,不能追赶,于是调动四万大军向绥州出发。陆诜的使者这才追上种谔。
事到此了,还能说什么
并且与老种的儒师相比,种谔不同,性格凶悍,若有兵士犯了军法,立取肝肺,左右人皆不敢看。不但宋人,后来连西夏听到这个杀神到来,皆闻风丧胆。
面对凶悍的种谔,使者更不敢说话。
就在他入彷徨之时,西夏四万军队杀到。其实这时延州的实力远远超过史上延州,因为缘边朝廷刻意养了十几万匹马,清一色骑兵是办不到的,就是有马,也未必会骑,骑兵不但要会骑马,还要骑术精湛,办到的兵士更少。不过骑兵数量远远超过史上的骑兵数量。此外还有许多火炮。
骑兵让种谔得力,火炮并没有得力。有,在延州城,来不及运到青涧城,种谔也怕陆诜不同意,先斩后奏,也未打这些火炮主意。
并且他只带着青涧城兵力,而非是整个延州的兵力,帐下只有几千名兵士。还有兵士,有名山的帐下兵士,但能指望他们出战么
冬初之时,风沙弥漫,四万铁骑怒冲冲而来,腾起了万里沙云,很快向绥州城靠近。守城是守不住的,宋朝一味的苟和,西夏疏于防范,造成绥州城年久失修,城墙破损不堪,而且缺兵少粮。名山兄弟有些色变,种谔不慌不忙,将帐下宋军率出绥州城,又带了一些降兵降将,主动来到绥州西北要地晋祠谷扼守,等候西夏大军到来。
不一会儿,西夏军队杀到。
种谔让名山部下一百余将士出战,面对四万夏军,一百多名将士面如土色,一战即溃。种谔及时下令将营垒关闭,又派人将绥州城中所有老弱一起集中起来,在后面击鼓呐喊,迷惑敌人。
西夏军队冲击宋军阵营,然种谔坐中,偏将燕达与刘甫二人于两翼,安然不动。数次进攻,皆被一拨拨箭雨射退。又听到后方绥州城中传来无数的击鼓声与呐喊声,西夏所有兵士色沮。
直到这时候,种谔才下令三军出击。
只是战了一会儿,听得后方无数呐喊声似乎在接近,西夏军队再次暴露出军纪不严的弊病。许多部帐怕手下壮丁有失,部族实力受损,往后方逃窜,连带着四万大军一起仓皇出逃。但要命的是此次种谔非是史上种谔,率领的多是骑兵,还有名山的手下。指望这些降兵打逆风战是不可能了,可是顺风战人人皆会。他们也多是骑兵。速度上不占劣势,紧紧地咬在后面,一直追了几十里,四万多兵士被斩杀三千余人,俘获四千余人,余者全部溃散,过了好几天,才逃了回去。
又是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大捷,虽不及张岊与张亢那几次战役来得神奇,但也不错。
问题是,问题是谁给种谔出兵的权利
朝廷正进行着一场更大的争议。
郑朗想法是比较完美的,但执行的还是人。
仅是一个裁官就会引起风波,况且还有清查伪冒保丁避税,以及逃掉的避役钱以及各种税务与隐田。
两千多名京官下去,为了保往差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