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65(2 / 2)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这是韩愈写的,乃是孔子幽兰操的同人版,但这个同人版在文学造诣上还胜过原创版,尽管原创版作者乃是孔圣人。郑朗歌喉不是很美妙,但这曲幽兰操唱得却十分空灵,也让人感觉是天籁一般。

此曲道出他的心声,与郑朗产生了共鸣。

周沆听着郑朗的琴,听着郑朗的歌喉,忽然间,他在此刻终于明白郑朗的内心世界。

默默地看着台上的郑朗说道:“行知,你若是荠麦,便是这世间最璀璨的一株。”

余靖鄙了一眼感慨万千的周沆,没有作声。与郑朗政见不合,但不能否认郑朗的德操。不过心里想到,郑行知,此次科岩的危机你如何化解呢

郑朗唱完后说道:“这首四言古诗乃是唐朝韩愈写的,他知潮州时颇有政绩,你们南方人也很怀念他。今天某唱出,不是让你们悼念他,而是要明白它的含义。学问,不但要学要问,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做君子。象兰花一样美好,象荞麦那样,不畏任何严寒困难,都能生机盎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等我安定以后,我会时常来给你们讲学。今天我暂时先给你们讲一讲论语里如何做人的章句。第一句是雍也里一段,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我们身边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因侥幸避免了灾祸。这种侥幸必不长久的。学习也是如此,没有任何巧径而言,只有二字,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朝有学问的大臣们,无论范仲淹、欧阳修,或者其他人,青少年无一不刻苦学习,这才有今天的成就。就是我略有小成,少年时也曾多年刻苦学习,甚至长达数年时间闭门不出。至今然不敢放下书本,手不释卷,唯恐学问丢下去”

一路讲去,讲仁,讲德,讲道,讲刚、毅、木、讷,讲恭、宽、信、敏、惠,讲六艺。

直到天色黄昏,郑朗才带着沙哑的声音,宣布大家散去。

对如何做人,郑朗很看重的。不会做人,学问越好,危害越大,例蔡京,例秦桧,例李林甫。

在一片围观与仰幕眼神中,郑朗带着周沆与闻讯赶来的桂州官员离开书院。

走在路上,余靖小声地说道:“行知,我刚接到狄将军情报,我军已在科岩死了七百余兵士。”

又过了数天,整个大军感染疟疾,死七百余人十分正常,郑朗却瞟了余靖一眼,因为狄青斩杀陈曙等三十二将,余靖多少对狄青产生痛恨情绪。科岩遭到疟疾的危胁,不知道余靖是什么心情。

看了看,也未看出余靖有何表情。郑朗心想,庆历新政失败后,这些君子们也个个成人精了。

他问道:“张玉与司马光可安恙乎”

第六百七十五章幽兰操下

“没听说,不过”余靖一脸沉痛,郑朗也看不出来他是否真的沉痛,但余靖说话时神情的确很悲伤,又带着七分的担心。

这玩意儿只能预防,沾上必死无疑,即便在前线用各种药方不惜成本地将各个将士性命吊着,也不过让将士多活上几天,身体素质好的多活上十几天,或者二十几天。拖不到最后的。

当然,能活过去,人体自身将会自己建立对疟疾的免疫反应,以后即便在疟疾流行地区生活,被带着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后,感染疟疾的可能性会严重下降。

原理余靖不知道,但听郑朗反复地说过它。

南方不要说什么瘴疠了,百分九十以上的症状非是真正的瘴疠,而是疟疾。

就算有什么免疫能力,关健能不能治好它。

余靖又说道:“狄青将军看到病情严重,已经率将士与病人撤回特磨寨。只是狄青将不忍心将病人留下,往回撤的时候全部带上,又导致更多士兵感染”

“我知道了。”郑朗心情灰暗,回到家中。

闻听丈夫回来,月儿准备了丰盛晚宴,又刻意打扮一番。

一身紫色的宫装,做过加工,略有些象唐朝宫装形式,肩头披着碧色披肩,酥胸小半露在外面,又知道郑朗不大喜欢高贝髻,于是将贝髻放矮,余下的青丝在后面编了一个马尾苕。两边还结了几个小辫子。没有没移氏那样明艳过人,也没有崔娴那样小巧妩媚,却又有一番青春动人,健康活泼的感觉。

女为悦己者容。

不在乎丈夫的想法,自然不会刻意在丈夫面前打扮,将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在乎丈夫的想法,化妆自己使自己美好,必不可少,故有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

若换在以前,小别胜新婚,郑朗会立刻扑过去与她亲热亲热。

但郑朗此时没有了兴趣。

“月儿,给我备笔墨纸砚。”

月儿先是愕然,然后听命。

郑朗拿来笔墨纸砚,开始抄写脑海里记载的本草纲目,这是他下载到硬盘里的资料,但在宋朝,各项科技与生产力皆达到巅峰,包括中医。也许将此书抄袭出来,会对中医起补充作用,不过作用未必很大,又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没有空,因此没有抄写。而且相对于中医,改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