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2(2 / 2)

“那么卫华提出的条件怎么办卫华准备从中国给我们提供太阳能电池,我怕中国的情报机构趁机渗透到我们国内来。”一个克格勃的高官问道。

“我们想获得利益就必须冒风险。香港是英国人的地方,卫华不可能从香港给我们提供太阳能电池,而且他又是个中国人,所以他从中国给我们提供太阳能电池是必然的。我们想要拿到太阳能电池和技术就必须同中国的情报部门打交到,这一点卫华他自己也控制不了,这一点我们三方面都是心知肚明。卫华想要国内的自由贸易权我们不能答应,但是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专门同卫华的公司进行贸易,卫华有自己的海洋运输公司,我们可以给他划一个特定的区域,比如说某个海港专门来进行贸易。中国人不是已经开始改革成立了什么特区吗,我们也可以学一学,成立个特区。负责同卫华的公司贸易的外贸公司就由你们克格勃方面来负责好了,反正估计卫华贸易公司里的职员大部分都是中国情报机构的人员,我倒是想看一看,到底哪一方的人员更顽强一些中国的情报机构可以接触我们的人员对我们进行渗透,我们也不同样能接触到中方人员,就不能进行反渗透了吗”将军又继续说道。

一个星期以后巴莎带着她的两个同志到栖园拜访了卫华。卫华拿到了克格勃修改后的合作协议。由苏联克格勃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同卫华的贸易公司进行贸易,在海参威港单独划出一个码头作为卫华在苏联的贸易公司的专用码头和货仓,卫华贸易公司的人只能在海参威市内活动,不允许出海参威市。卫华的贸易公司按照克格勃提供的规格给克格勃提供太阳能电池。卫华的贸易公司的经营范围苏联方面倒是没有进行限制。卫华同意了克格勃方面做出改动的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达成了。

大大们请继续支持啊

一百三十三“哥德马尔森”号

卫华同苏联克格勃的合作协议达成之后,卫华打电话到美国把凯思琳从美国调到香港来,美国所有的事物都交给了玛丽来负责。凯思琳到香港是接替杰西负责香港公司的事物,杰西现在专门负责卫华公司在大陆的事物,包括成立一家太阳能电池厂和一家外贸公司的工作。新成立的太阳能电池厂卫华起名:远帆太阳能公司。新的外贸公司卫华起名:吉祥外贸公司,并且在苏联海参威成立了办事处。因为这两件事暗中牵扯到国内的情报机构,所以各种手续办的非常快,就在九月初卫华的吉祥外贸公司机已经开张了。太阳能电池厂因为还需要建设厂房,安装生产线等问题,要等过几个月才能建成。

卫华选定的电池厂的地址是辽宁省的大连市,吉祥外贸公司也注册在大连市。按照卫华的计划大连是个优良的港口,他旗下的深蓝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可以在大连港直接把太阳能电池装上船,然后随同要运送到海参威港的其他苏联国内紧缺的物资一起运送到海参威,再由在海参威的吉祥外贸公司办事处的人交给苏联克格勃方面的人。这些苏联紧缺的物资下船之后深蓝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会装满由吉祥外贸公司办事处在苏联采购的国内紧缺的物资回到大连。这一来一往卫华就能从中赚取大量的人民币,而且卫华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他的外贸公司会越来越大,因为苏联物资缺乏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这可是国内轻工业发展的好机会,相信国家的领导人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同克格勃的合作自己不需要什么商业合同之类的东西,卫华拿到了克格勃方面的答复并同意合作之后巴莎和他的两个同志就乘飞机回瑞士去了。贺抗战也急忙赶回国内,他需要对上面的大佬们进行汇报。卫华也把杰西从大陆召了回来同从美国赶来凯思琳两人一起听了卫华的工作安排,之后卫华又彻底的轻松了下来。过了几天卫华把丁鹏和何晓雅丢到公司自己一个人驾驶着新买来的游艇出海去了。

卫华前几天在拍卖会上拍到青铜龙头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凡是中国人更别说是愤青了都极其痛恨的王八蛋:米切尔麦克哈彻。在卫华原本的世界里这个被很多人称为“英国头号寻宝家”、“最出色的海洋探险家”的家伙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令所有人痛恨的盗贼,他曾经两次从南中国海打捞到两艘沉船,第一次是1984年5月,打捞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得到了二十三万九千件瓷器和一百二十五块总计四十五公斤重产于南京的金块,同时还有两门刻有东印度公司缩写字母voc的青铜铸炮。第二次是1999年5月,打捞到“泰星”号,得到一百多万件瓷器。可是米切尔迈克哈彻这个王八蛋为了让这些瓷器的价格更高,竟然让人砸碎了其中的六十多万件,只带走了挑剩下的三十五万六千件。这是让卫华最痛恨的事情。

现在是1983年8月份,卫华不想再让哈彻这个王八蛋打捞到“哥德马尔森”号,于是他拿着苏菲亚给他的探测器出海了,他要在哈彻的前面找到“哥德马尔森”号,并且把它打捞出来。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老档案记载,1752年冬,载重1150吨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满载着中国的瓷器、黄金、五个月的给养,以及112人从中国的广州驶向西方,它的目的地是大西洋彼岸的阿姆斯特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艘船在航行了16天以后,于1753年1月3日不幸触礁沉没。船上的80人沉尸南海,32人生还,并于一周后驾驶两艘小艇抵达巴达维亚。1984年5月,哈彻用了十周的时间探测到这艘船,并且把船上的货物打捞出来。这次的瓷器和黄金让哈彻获得两千万美元的回报,这大大刺激了哈彻,于是就有了1999年“泰星”号打捞的事情。

有了苏菲亚提供的探测器和联络器中的资料记载,卫华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哥德马尔森”号沉没的地点。这里的海水并不太深,只有几十米的样子,没有使用潜水用具卫华亲自到水下查看,证实他确实先哈彻一步找到了“哥德马尔森”号商船,但是在如何处理这艘船的问题上却是让卫华为难了。一是卫华自己组织人来打捞,再一个就是让大陆的考古部门来打捞。如果卫华自己进行打捞的话,问题不少另外大陆政府可能对卫华产生某些不好的看法,但是现在大陆的考古部门又不怎么让卫华相信,现在的大陆政府对文物的管理工作做的并不是太好,主要是资金缺乏的问题,有很多的文物就简单的堆放在各地博物馆的仓库里,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一个星期之后卫华一个人驾驶这游艇回到了香港,然后他把丁鹏和何晓雅从公司里找了回来,卫华对两人说道:

“我找到了一艘沉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哥德马尔森号,现在这艘船上的瓷器和黄金价值两千万美金,我得到消息澳大利亚的一家海洋商业打捞公司也在打这艘船的主意。我想你们帮我向上面问问,我们可不可以在澳大利亚的打捞公司动手之前先把这艘船打捞出来”

一百三十四瓷器博物馆

1983年9月初中南海第二代领导人的办公室里,第二代领导人看完了手里的报告笑着对自己的秘书说到:

“卫华这小家伙还真是有心,这几年来他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不少的事啊。看来我们应该找个机会感谢感谢他了。对于这此小家伙的提议你怎么看”

“我的想法是同意卫华的提议就由他来打捞您也知道我们现在只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我们的资金也都用在基础建设上,而且还是资金不足。即使我们把船上的东西打捞上来,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这些文物。不过我们可以同卫华进行合作,由我们国家的文物和考古部门出专家学者同卫华一起进行打捞,然后我们在决定怎么来处理这些文物,我们不能让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落到外国人得手里。我想卫华应该不会把这些文物都卖掉,因为他根本就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