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妍姐,你来了,我泡了菊花茶,你喝点。”
“谢谢蔚然,钟大夫呢,没来吗?”
往常,钟大夫来的比她早。
“来了,去查看昨天采回来的草药了。我听见你开门声,才过来看看。”
徐蔚然现在过的很开心,每天都能看见奶奶。虽然他们还不能相认,但是,知道彼此过得好,就可以了。
“那行,你在这看着,我也去看看。”
清妍放下东西,去找钟大夫了。
“钟大夫,这草药再晒一天就行了吧?”
“可以了,最近天气干燥,晒得时间缩短了。
看这情况,如果再不下雨,小麦就要减产了吧。”
钟大夫现在也算半个农民了,对农作物的生长,成长,收获什么,也知道不少。
“嗯,小麦快要灌浆了,过两天再不下雨,可能就要人工浇水了。”
清妍看了一眼头顶的大太阳,人工浇水不容易。地头没有抽水井,需要人工从附近的河里挑水,这活,不轻松。
“那也没办法,不能看着减产啊!”
靠天吃饭,吃好吃坏,自己决定不了的。
晒了一会药材,没有人过来看诊,看了一眼手表,九点多了。
“钟大夫,我要去高大军那看看,他在宅基地脱坯呢。
要是有事,让蔚然去喊我。”
“去吧,有事喊你。”
清妍拎着包走了,她还没脱过坯呢。去年余庆林他们脱坯的时候,她去县医院了,回来的时候,都整完了。
清妍到的时候,看见宅基地的人还不少。
她家余庆林,杨树,贺建国,赵东,付强,王红军,周利民,知青点的男知青都过来了,看来,贺建国的领导能力不错。
还有一些大队的人,清妍认不全。
“媳妇,你怎么过来了,医疗点不忙?”
“我可过来看看,有事,徐蔚然过来喊我。
这一块一块的就是土坯?”
清妍看着地上一块一块的长方形泥块,四四方方还挺有意思。
“嗯呐,这个是坯模子。”
余庆林指了指脚边上的长方形模具,木头做的。
“你看那堆黄泥,里面掺了闸碎的麦秆,更结实。
用洋杈把黄泥放进坯模子,压实,弄平,最后把坯模子拿下来,一块土坯就做成了。
这样的天气,晒上一天,再把它立起来,让它干透,就行了。”
余庆林说完,动手做了一块。清妍看着还挺新奇的,自己上手试了一下,挺吃力。
“陈大夫,怎么样,能整的动吗?”
“不行,没那么大力气,做一两块还行,多了,胳膊没劲了。”
清妍甩了甩自己的胳膊,她弄了三块,就感觉胳膊酸了。
“媳妇,给我吧,你歇一会。红姐一会过来,你俩一起帮着做午饭吧。
大军把粮食和菜都拿过来了。”
早上,闫朵朵起早送来两只野鸡,两只野兔,她们大队已经开始挑水浇地了,她家人没法过来帮忙。
在农村,一家有事,左邻右舍来帮忙是正常现象。
没一会,红姐和村里两个嫂子一起过来了。
午饭要在清妍家做,四个人,一起拿着东西去清妍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