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古道横贯深空,林辰的身影在其中以超越光的速度穿行。周遭并非纯粹的黑暗,而是流淌着扭曲的光带、破碎的星云残影以及偶尔掠过的、散发着荒古气息的巨大星骸。这是远离已知文明星域的无人区,法则逐渐变得稀薄而原始,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维持星辰古道对林辰的消耗极大,即便以他炼虚中期的磅礴本源,也感到神识与力量在持续流逝。他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便停下,在古道之上显化身形,汲取虚空中稀薄混乱的能量,以源初之道炼化补充,同时修正方向,确保古道始终指向那共鸣的源头——归寂星渊。
如此反复,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数月,或许数年。在这片失去常规时间概念的虚无中,只有星核与那“初始星辰”之间越来越强烈的共鸣,提醒着他目标的接近。
终于,在前方的视野尽头,正常的星空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吞噬一切光线的绝对黑暗地带。那黑暗并非虚无,而是浓稠得如同墨汁,隐隐有灰色的、如同巨兽吐息般的“气流”在边缘缓缓蠕动,散发出令灵魂冻结的寂灭气息。
归寂星渊,到了!
仅仅是靠近其边缘,林辰就感觉到周身运转流畅的源初道韵,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制与排斥。这里的法则与外界截然不同,充满了“终结”、“消亡”、“回归”的意境,与他所执掌的“生机”、“演化”、“包容”的源初之道几乎背道而驰。星核的共鸣在这里也变得断断续续,受到强烈干扰。
“果然名不虚传。”林辰神色凝重,散去了脚下的星辰古道。接下来的路程,古道已无法承载,需亲身闯入这片宇宙坟场。
他收敛周身所有气息,将源初道韵极力内敛,只保留最基本的护体清辉,如同一个不起眼的陨石,小心翼翼地靠近那片绝对的黑暗。
甫一进入归寂星渊的范围,一股难以言喻的重压便从四面八方袭来,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压力,更是法则层面的倾轧。仿佛有无数个世界寂灭时产生的哀伤与死寂意志,汇聚成无形的潮水,不断冲击着他的道心与神识。耳畔似乎响起了亿万生灵最终消亡时的叹息,眼前偶尔会闪过星辰崩灭、宇宙热寂的恐怖幻象。
寻常修士至此,恐怕不需片刻便会道心崩溃,神魂被同化,成为这死寂之地的一部分。
但林辰道心坚如磐石,历经两世,看惯兴衰,更执掌源初,包容万有。这些负面冲击虽强,却动摇不了他的根本。他紧守灵台一点清明,源初之海微微荡漾,便将那些侵蚀而来的死寂意念缓缓分解、吸收,转化为对“终结”法则的更深层理解。
他如同一个逆流而上的孤舟,在绝对的黑暗与死寂中,依靠着星核那微弱却坚定的共鸣指引,艰难地向着星渊深处前进。
沿途,他看到了诸多宇宙奇观,也遭遇了数不清的危险。
他曾误入一片“时空褶皱区”,那里的时间流速忽快忽慢,甚至偶尔倒流,更伴有强大的时空乱流,若非他对空间法则亦有极深造诣,险些被永远放逐在错乱的时空缝隙中。
他曾遭遇一群以寂灭能量为食的“虚空影蛭”,它们无形无质,能直接攻击神魂,汲取生命本源,数量铺天盖地。林辰不得不施展寂灭归墟神雷,大片大片地净化,才得以脱身。
最危险的一次,他路过一个看似平静的“法则泡沫”,内部却是一个即将彻底坍缩的微型宇宙残骸。在他靠近的瞬间,泡沫骤然破裂,爆发出恐怖的归墟引力,要将他连同周围的一切都拖入永恒的寂灭。林辰全力催动源初之道,演化混沌,强行定住自身,才险之又险地挣脱出来,却也损耗了不少元气。
在这危机四伏的旅程中,林辰对归墟、寂灭、终结等相关法则的领悟突飞猛进。他的源初之道本就海纳百川,此刻在这极致的“终末”环境中,反而得到了另一种层面的锤炼与补充。他施展的寂灭归墟神雷,威力更胜从前,甚至带上了几分归寂星渊特有的、令万物终结的韵味。
不知在黑暗中前行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是千万年。终于,星核的共鸣达到了顶峰,变得无比清晰、剧烈!
在前方那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中心,一点微弱的、却纯粹到极致的星芒,顽强地闪烁着!
那星芒并不耀眼,却仿佛是所有星辰的始祖,蕴含着最古老、最本源的星辰奥秘。它所在之处,连归寂星渊那吞噬一切的黑暗都似乎被驱散了几分,形成了一片相对“平静”的区域。
初始星辰!
林辰精神大振,加速向前。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那颗星辰的不凡。它并非巨大,直径不过百里,通体呈现出一种混沌初开时的灰蒙色彩,表面没有山川河流,只有无数天然形成的、蕴含着至高星辰道纹的脉络在缓缓流淌,散发出柔和而浩瀚的星辰本源气息。
这颗星辰,仿佛是宇宙中第一缕光演化星辰时的最初形态,是星辰之道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