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4章 买枪(1 / 2)

陆垚把自行车锁在门市部的窗户下。

把白面大米都得拎着,怕放外边丢了。

推开两扇木制板门,走了进去。

红砖铺地,比个人家的黄土地平整干净。

供销社里有那种令那个时代人兴奋的气味。

煤油、红糖和干咸菜、酱油的混合味道。

几个街坊男人揣着手在柜台前唠嗑,营业员是个中年男人,百无聊赖地打着算盘。

见陆垚进来,营业员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就又低头玩算盘了。

陆垚也没说话,把米口袋放在门口,在屋里围着柜台转了一圈。

这里是副食门市部。

糖果糕点的香味,对陆垚谈不上诱惑,不过小妹一定爱吃。

“给我秤点水果糖。”

陆垚说了三遍,那个营业员员才过来。

态度惹得陆垚真想把他扯出来一顿爆踢,看看他会不会说话。

不过随即就安慰自己。

这个时候的营业员就这个味儿。

一切都限量,营业员员近水楼台能有点外捞,也有点小权利。

所以都牛逼轰轰的。

说不上他们多坏,谁有点权利都这样,只能说是人性。

后期的一些办事部门,只要是有一丁点小权利的,全都装十三。

耐着性子,陆垚说了一句:

“给我称二斤水果糖,二斤大白兔奶糖。”

营业员员眼睛一瞪看向这个穿着一点不起眼的年轻小伙子。

“一样二斤?”

“对,一样二斤。”

虽然糖果不是生活必需品,不那么紧张,不需要凭票供应,但是普通工人家庭能过年能买个几两半斤的就不错了。

小孩子有了二分三分的零花钱,来这里买那么三块两块的解解馋的倒是不少。

成斤买的人真不多。

正因为不是必需品,所以很少有人舍得多买。

毕竟价格不便宜。

水果糖一块钱一斤,大白兔要一块八毛钱一斤呢。

陆垚这开口可就是四斤糖呀!

五块六毛钱,能买多少生活物资呀!

随即,陆垚又一指槽子糕:

“再给我来二斤槽子糕。”

旁边聊天的人都不聊了,都看向陆垚。

槽子糕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食品那么简单。

它是还是营养品。

看望老人,领导,病号的,才能舍得买一斤二斤的槽子糕。

这小伙子什么人呀?

居然置办这么多东西?

这个槽子糕不仅八毛钱一斤,而且还要配备宝贵的粮票才能买。

但是人家陆垚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下来了。

营业员用纸口袋把这些东西都打包了。

陆垚又在他这里买了一个编织筐,用来装东西挂在车把上。

那时候没有塑料方便袋,买东西都要自己备容器。

打酱油打醋自己拿瓶儿,捡豆腐自己拿盆。

东西打包好了,然后才问:

“同志,猎枪这里有得卖么?”

营业员也是看陆垚花钱大手大脚,票子粮票从兜里一掏一大把,这才有了点好脸色:

“猎枪属于生产资料,不在这里卖,出了门往东,过了三马路,再往前那个十字街有个供销一社门市部。那里有。”

“哦,谢谢。”

陆垚拿了东西往出走。

几个闲聊的男人都朝他看过来。

本来买了这么多的糖果和糕点,几个人就对他另眼相看了。

听说他还要买枪,感觉这个小伙子绝非一般人。

按着营业员告诉的位置陆垚往那边走。

路过一个新华书店的门市部,陆垚进去,买了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

铅笔钢笔,格尺橡皮,还一些有方格本,算草本。

之后,陆垚来到了五金化工的门市部。

这里还不如副食店人多。

只有两个男营业员在下跳棋,角落一个女营业员在织毛衣。

一个顾客都没有。

陆垚走过去,男营业员看看他,招呼女营业员:

“小华,你招待。”

女营业员极不情愿的放下毛衣。

先给地炉子添了点煤。

这才走过来:

“买啥?”

“买枪,步枪和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