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1章 141:开年战况就燃起来了(1 / 2)

新年伊始,率先出现在媒体面前的歌手是李雨春,她在京城展览馆剧场,办了一场不插电音乐派对。

顾名思义,这是一场不使用电子音乐的小型音乐会,主要用木吉他、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原声配乐,也没有混音、调音,对演唱者的要求不低……

而国内最早举办不插电音乐会的是Beyond。

1993年5月,他们在吉隆坡国家室内体育馆举办了“马来西亚Unpgged”演唱会,成为华语乐坛首个不插电演唱会的举办者。

也是华语乐坛,最成功的不插电演唱会之一。

可惜的是,这场演唱会成为了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的最后一次大型演出,仅不到一个月,黄家驹就在日本参加节目时意外坠地,不幸去世。

一代摇滚天才,就此陨落。

因此,国内喜欢音乐的老粉,一提起不插电音乐会,首先想到的就是Beyond。

对于李雨春这一做法,很多都持怀疑态度。

网络上的评论尤为尖锐刺耳:

“就发了一张专辑,拢共不到15首歌,只能开这种小型演唱会了,搞不懂不插电是为什么,省电费吗?”

“她的唱功凭什么?”

“买票去听的人,我佩服她们的勇气。”

“她同期对手张靓影,马上就要开体育馆万人演唱会了。”

“楼上别拿靓影跟其他超女比了,都不在一个层次,没有可比性。”

“……”

两天后,蔡亦林携专辑《特务J》卷土重来,势要找回去年的场子,她所属的百代唱片对外宣称要冲击200万销量。

气势很足,信心很大。

但看看就行了~

在唱片逐渐萧条的当下,能保证100万张就是很牛逼的存在了,就连周杰仑都不敢保证自己稳稳地破200万。

同样的,沈青也不敢保证2007年的张靓影依旧破400万。

因为2007年的互联网环境比去年强太多,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酷狗、QQ音乐、百度等三个平台的用户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日均搜索歌曲量超1亿次。

数字音乐的兴起,必然会重创实体唱片。

当下真正花钱去买CD的人,基本都是有钱的铁粉,很多学生粉买不起大几十一张的CD。

当《特务J》发售第三天,蔡亦林就感受到了来自张靓影的巨大压力。

倒不是张靓影也发了专辑。

而是她感受到两人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似乎,一辈子都难以跨越的那种鸿沟。

2月25日开售,到27日为止,《特务J》在弯弯的销量,算上了前期预售,一共才5万张。

大陆也仅仅卖出了18万张。

可以预想,这张专辑的销量很难超过《舞娘》的100万了。

百代唱片内部预测,最终CD出货量可能在80万左右。

如果只卖出这么一点点,那最后到手的钱只有2000万左右,扣掉税、成本,公司只能保持不亏本。

可能赚的还没盗版商多。

不仅是销量让蔡亦林郁闷,就连她信心满满的主打歌《特务J》,也扑街了。

反倒是改编自《SunsheInTheRa》的《日不落》意外爆红——要知道,这首歌被百代放在专辑倒数第二的位置。

没想到,越不看好它越争气。

但好在有一首热歌撑场面~

百代唱片和蔡亦林心里稍感安慰。

百代唱片随之投入公关费给《日不落》打榜,弯弯台湾电台、电视台轮番播放。

互联网上的曝光度更高。

百代在百度给《日不落》投了推广费,至于最后能转化多少CD销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对蔡亦林的名气确实有好处。

一周左右,《日不落》就冲到了新歌榜第二的位置,榜首仍被《相亲相爱》牢牢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