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17章 龙族暗流·四国盟约(1 / 2)

天庭讨逆诏书如同九天惊雷,炸响了整个洪荒。其影响立竿见影,原本就因仙秦崛起而暗流涌动的局势,瞬间被推至风口浪尖。

咸阳城内,虽有人道气运庇护,百姓生活未受直接影响,但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已弥漫开来。市井之间,流言蜚语渐起,有担忧者,有惶恐者,亦有被暗中煽动、质疑仙秦道路者。朝堂之上,纵然有嬴政铁腕与成蟜余威,一些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官员,此刻更是人心浮动,虽不敢明面反对,但阳奉阴违、消极怠工者不在少数。

更严峻的威胁来自外部。原本在秦军兵锋下节节败退的六国残存势力,尤其是楚、齐、燕、魏四国,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抵抗意志空前高涨。他们纷纷打出“奉天讨逆”的旗号,整合残余兵力,并得到了天庭明里暗里的支持——或是派遣低阶仙官助阵,或是赐下符箓法器,甚至隐隐有修士组成“天兵”参战的迹象。

边境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入咸阳。王翦、蒙武等宿将虽悍勇,灵能弩阵虽犀利,但面对得到“天命”加持、士气复燃且得到超凡力量支持的联军,秦军攻势受阻,战线一度陷入胶着,甚至局部出现溃退。

而此刻,成蟜尚在密室闭关,全力推演构筑关乎仙秦未来的“人道法网”;嬴政虽得崆峒印气运反哺,伤势有所好转,但人皇位格尚未完全稳固,无法亲临前线稳定军心。

仙秦,立国未久,便陷入了立基以来最危险的“内外交困”之局。

面对如此危局,留守咸阳主持大局的玄诚子、瑶池仙子,以及被成蟜委以重任的李斯、王翦(轮换回朝述职)等人,并未坐以待毙。他们深知,仅凭大秦一国之力,硬抗拥有“大义”名分且得到天庭支持的四方围攻,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寻找盟友,打破孤立!

“天庭诏书虽厉,然洪荒之大,并非铁板一块。”李斯于紧急朝会上,目光锐利,“天庭本身,内部亦非一心,昊天能调动之力有限。人教受道祖约束,暂时不会直接出手。西方教惯于投机,此刻必是观望。当下之敌,实则以四国凡俗兵力为主,辅以部分受蛊惑或为利而来的散修、小派。”

“然四国得‘天命’旗号,士气正盛,更有天庭暗中资助,不可小觑。”王翦面色凝重,“我军虽勇,灵弩虽利,然双拳难敌四手,久战必疲。”

“需寻一强援,至少需稳住一方,打破四面合围之势!”玄诚子沉吟道,“东海龙族如何?龙王敖广曾与帝师有旧,且龙族受天庭辖制已久,未必真心顺从。或可一试?”

此议得到众人赞同。龙族底蕴深厚,若能争取其保持中立,甚至暗中支持,不仅能缓解来自东面齐、楚的海上压力,更能极大动摇“天命”阵营的军心。

是夜,一道隐秘的传讯符箓,自帝师府飞出,跨越千山万水,直入东海龙宫。

龙宫深处,水晶殿内。东海龙王敖广端坐于龙王宝座之上,手中摩挲着那枚蕴含着成蟜神念的玉符,面色变幻不定。殿下,龙子龙孙、龟丞相、巡海夜叉等重臣分立两侧,气氛凝重。

“父王,天庭势大,诏书已下,我龙族若在此时与仙秦牵扯过深,恐招致灭顶之灾啊!”大太子敖甲率先开口,面露忧惧。

“大哥所言极是。”三太子敖丙附和道,“那成蟜虽与父王有旧,也曾助我龙族,但如今他已成天庭眼中钉,道祖亦未明确护持。我龙族何必蹚这浑水?”

龟丞相缓缓摇头,声音苍老:“两位太子殿下所言,老成持重。然,老臣以为,此事亦是我龙族一契机。天庭对我四海,名为统辖,实为奴役,赋税沉重,动辄问责。那昊天,何曾真正将我水族放在眼中?仙秦若起,人道若兴,或可打破旧序……”

“打破旧序?谈何容易!”敖甲反驳,“仙秦如今自身难保,如何能成事?与其冒险,不如谨守中立,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