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长老的警告如同凛冬的寒风,吹散了听竹小筑内因力量提升而滋生的最后一丝浮躁。狼藉的现场被迅速清理,破损的竹壁在长老的竹杖轻点下焕然新生,但弥漫在空气中的那份凝重与后怕,却久久未能散去。
林燃那簇重新凝聚的火焰,光芒黯淡,形态虚浮,静静地悬浮在竹床之上,不再有之前的跃跃欲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郁的静默。失控瞬间那蛮横的、试图“重塑”自身的意念,以及力量退潮后意识核心传来的、仿佛被撕裂过的虚弱与灼痛,都让他心有余悸。他终于真切地体会到墨韵长老所说的“意夺其主,反噬其身”是何等滋味。这力量,并非温顺的工具,而是一头需要时刻警惕、小心驾驭的凶兽。
“随我来。”墨韵长老没有再多言,对林燃说了一句,便转身向竹海深处走去。他的步伐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林燃的火焰微微颤动,传递出一丝顺从的意念,默默地飘起,跟随在长老身后。林小雨和芸姨对视一眼,也无声地跟上。她们知道,这是林燃必须独自面对的关卡,但她们可以选择在一旁守望。
墨韵长老并未走向净魂清泉那般圣地,而是引着他们来到了一处更加幽僻的所在。这里依旧是墨竹环绕,但中央却有一小片空地,空地之上,并非土壤,而是一整块光滑如镜、漆黑如墨的奇异石板。石板表面清晰地倒映着天空流转的青金光霭和周围竹林的影子,却奇异地没有丝毫能量波动散发出来,仿佛能将一切气息与意念都吸纳、沉淀。
“此乃‘静心石镜’。”墨韵长老在石镜边缘站定,对林燃道,“上去,坐下。无需运转力量,无需思考定义,只需‘看’。”
林燃依言,火焰缓缓下沉,落在冰凉的镜面中央。当他与镜面接触的刹那,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仿佛不再仅仅是一团燃烧的火焰,而是与脚下这方石镜连接成了一体。石镜倒映出他的火焰之形,但那倒影却并非简单的光影复制,更像是在映照他力量与意识的“本质”。
起初,镜中的火焰倒影与他自身并无二致,黯淡,虚浮,甚至边缘处还残留着一丝失控后的紊乱波纹。林燃看着那倒影,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烦躁,下意识地就想调动力量,去“定义”那倒影变得“稳定”、“凝实”。
“静。”墨韵长老的声音如同古井无波,直接在他意识中响起,“非是改变倒影,而是看清它为何如此。”
林燃强行压下那股冲动,努力放空思绪,只是单纯地“看”。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竹海的清音仿佛被石镜隔绝,周围只剩下一种绝对的“静”。在这种极致的安静中,林燃渐渐发现,镜中的倒影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那些紊乱的波纹,并非无规律的躁动,其深处,隐隐勾勒出一些模糊的景象——有他强行定义溪流无声时的霸道,有他追求火焰极值时的偏执,有力量失控瞬间的惊恐与茫然……这些被他忽略或压抑的细微心绪,此刻在石镜那奇特的映照下,竟纤毫毕现!
这石镜,映照的不是形,而是心!是意念的轨迹,是力量背后的驱动!
他看到,当自己沉浸在精准定义的成就感时,镜中倒影的边缘会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代表“掌控欲”的暗金色;当他对细微偏差感到焦躁时,倒影内部会掠过代表“不耐”的赤色光点;而当力量失控,那股试图“重塑”一切的意念爆发时,倒影的核心,赫然呈现出一片代表“迷失”与“强制”的、令人心悸的深灰色!
原来…我的心,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力量侵蚀成了这般模样…林燃的意识核心传来一阵剧烈的震颤,不是疼痛,而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战栗与明悟。他一直以为是自己操控力量,却不知在一次次看似成功的运用中,自己的心性早已被力量的“本能”所渗透、扭曲!
看清这一点,远比承受力量反噬更加痛苦,却也更加深刻。
他没有再试图去“定义”或改变什么,只是如同一个旁观者,默默地、坦诚地凝视着镜中那映照出自己内心种种瑕疵与躁动的火焰倒影。羞愧、后悔、警惕、反思……种种情绪交织,最终都化为一种沉重的平静。
他明白了墨韵长老让他“修心”的真意。并非压制力量,而是要先认清驾驭力量的“心”本身是否纯净、是否坚定。心若为镜,蒙尘则影歪;心若为舟,偏斜则航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