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看着一家人吃的高兴的神色,心里不由酸楚不已。
这汴京居大不易,若是在乡下,自己院里刨块儿菜地,置办上一两亩田地,就能填饱肚子,但在城里却是不行,哪怕买个葱买头蒜都要花钱,怨不得自家婆娘抠搜。
黄山吃着吃着,有些五味杂陈,本以为自己拼命在都城安了家置了业,就能让孩子的起点高一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到头来还是捉襟见肘的,且日子一成不变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上一些。
有时候想起来,难免有些绝望,但见家人都平平安安的,黄山心里又欣慰了些。
眼神落在薛家姐弟身上,神色一顿,平安是福,穷点就穷点吧,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曼娘多吃些,看你瘦的。”
黄山无视儿子可怜巴巴的眼神,把最后一块儿东坡肉夹到了曼娘碗里。
先前在薛家二房手里吃了不少苦,又大病一场,虽然这两日在黄家吃的饱睡的好,气色好上一些,身上的肉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养的回来的。
曼娘笑着道了谢,把那炖的软烂的肉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元宝,一半给了铁蛋儿,果然见两个孩子又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惹的几人都笑了起来。
薛家的暖居宴吃的众人心满意足,结账的时候花了三百多文,害的于氏一脸肉疼的。
曼娘也心疼,但这是人情,省不得,且看大家吃的高兴,她也高兴。
“放心吧婶娘,有句话说的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银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待我寻摸个挣钱的营生,把这饭钱成百倍千倍的挣回来,到时候多孝敬孝敬婶娘。”
曼娘豪情万丈道,昨日的考察让她已经有些朦胧的头绪,只待安顿好在去求证一番,若是可行,就红红火火的干起来。
想的再多都不如试上一试。
此时宽慰起于氏来,曼娘信心满满。
于氏只当她是安慰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一个刚刚及笄的小姑娘,能有什么挣钱的营生,无非是做些绣活,不过先前那李氏绣活就不错,对曼娘也严格,若是去布庄接些手工活在家做,挣些零钱,至少能保证姐弟几个平日吃喝不愁,总比坐吃山空的强。
想到这里,于氏心里定了定。
“好,婶娘等着你孝敬。”
于氏乐呵呵的,并没有往心里去,她一个姑娘家,能养家糊口已经很不易,自己哪里还会给她添乱。
此时她哪里知道,黄家会因为这一时的善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一行人吃了饭,黄山去了铺子,于氏陪着曼娘几人又去街上买了些油盐酱醋,米面粮油,旁的不说,这些生活必需品不买不行。
那铜板流水般滑出,看着十文八文的,最后加在一起却是不少,这次不说于氏,曼娘也忍不住肉疼的很,看来开源节流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