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章 营救计划(1 / 2)

墨香斋被封,陈望老掌柜身陷囹圄,如同一记闷棍,狠狠砸在李清河与林婉如的心头。那扇贴着刺眼封条的木门,不仅封存了他们在青霖城唯一的落脚点,更象征着赵汝成势力撕下了最后一丝伪装,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斗争,已从暗处的试探与周旋,骤然升级为你死我活的正面冲突。

暂居的这间废弃染坊地窖,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染料残留的刺鼻气味。唯一的光源来自头顶缝隙透入的微弱天光,映照着林婉如苍白的脸和地上散乱的干草。她蜷缩在角落,双臂抱膝,身体因后怕和愤怒而微微颤抖。陈老被捕那一幕,以及差一点就落入敌手的惊恐,仍在折磨着她的神经。

李清河靠坐在冰冷的土墙边,脸色同样难看,但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明。愤怒与焦虑如同岩浆般在他胸腔翻涌,却被他强大的意志力死死压住,转化为冰锥般锐利的专注。他不能乱,一步错,满盘皆输。陈老因他们而入狱,于情于理,他都必须救,而且必须尽快!赵汝成的手段阴狠毒辣,陈老在狱中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清河……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林婉如抬起头,声音带着哽咽和无助,“陈老他……他们会不会对他用刑?”

“他们会。”李清河的声音低沉而肯定,没有丝毫犹豫,“赵福抓人,目的不仅是惩戒,更是想撬开陈老的嘴,挖出我们的底细,找到我们的藏身之处。所以,时间不多了。”

他站起身,走到地窖唯一稍微干燥平整处,那里铺着一张他们仓促带出的、略显残破的青霖城简图。他蹲下身,指尖划过图上标注的“府衙大牢”位置,目光锐利如刀。

“硬闯劫狱,是下下之策,无异自投罗网。”他像是在对林婉如说,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府衙大牢守备森严,必有修士坐镇,且有阵法防护。我们力量单薄,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陈老……”林婉如不敢想下去。

“不。”李清河摇头,指尖重重地点在“府衙大牢”四个字上,“我们不能硬闯,但可以让他们……‘送’陈老出来。”

“送出来?”林婉如愕然。

“没错。”李清河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赵福抓人,走的虽是官面程序,但动机不纯,必然心急。他想尽快得到口供,就不会按部就班走完所有审讯流程。这会留下漏洞。青霖城的司法体系,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内部派系林立,流程繁琐。我们要利用的,就是这其中的缝隙和人心的弱点。”

他开始详细阐述脑海中逐渐成型的计划,语速平缓,条理清晰,仿佛在推演一盘复杂的棋局。

“首先,是地点。陈老会被关在府衙大牢,但大牢也分区域。普通嫌犯、待审人犯、已决重犯,关押之处不同,守卫和提审流程也有差异。陈老无官无职,所涉‘罪名’模糊,大概率会被关在西侧监区的普通牢房。那里守卫相对松懈,提审需经过三道手续,由不同的小吏经办,容易产生交接和时间的空档。”

“其次,是时间。赵福心急,必然会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审讯。按律,提审人犯需在辰时之后,但若有‘紧急情况’或‘上峰特批’,可提前或延迟。我们需制造一个‘紧急情况’,打乱他们的节奏。”

“第三,是人。”李清河的手指在图上移动,点向与府衙大牢相邻的巡城司衙门和郡守府内的几个点,“大牢的狱卒、负责文书的主事、乃至可能被派去提人的差役,并非铁板一块。有人想巴结赵福,也有人对赵府跋扈心存不满,更有人只是混日子,怕担责任。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些‘怕担责任’和‘心存不满’的人,利用他们的心理。”

林婉如听得屏息凝神,仿佛看到了希望,又觉得这计划太过冒险,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这……这能行吗?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陈老和我们都会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