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6章 弹劾(1 / 2)

新婚后的第三天,苏锦正在整理婚礼账目,刘德二急匆匆跑进来。

“夫人,大事不好了!”刘德二气喘吁吁地说。

“什么事这么慌张?”苏锦放下笔问道。

“朝廷来了钦差,说有人联名弹劾将军和您,”刘德二说,“现在府外都是官差。”

苏锦皱眉:“弹劾什么?”

“说您们夫妻勾结,利用职权敛财,还说您的那些改革措施都是幌子,”刘德二说。

这时萧廷大步走进来,脸色阴沉:“锦儿,弹劾书来了。”

苏锦接过弹劾书,仔细看了一遍,忍不住笑了:“这写得还挺详细的。”

“你还笑得出来?”萧廷担心地说,“这次来势汹汹,联名的有十几个大臣。”

“廷哥,你看这弹劾书,”苏锦指着文件说,“他们说我们敛财,但连具体数额都没有;说我们勾结,但连证据都拿不出来。”

萧廷看了看,确实如苏锦所说:“那你打算怎么办?”

苏锦站起身来,拿出一个布袋:“我要把这份弹劾书装进我的抠门袋里。”

“抠门袋?”萧廷疑惑地问。

“就是专门装不值钱东西的袋子,”苏锦说,“这种没有事实根据的弹劾书,正好适合。”

刘德二在旁边忍不住笑了:“夫人,您这是要气死他们啊。”

“不是气死他们,是要让他们知道,想要弹劾我们,至少要拿出像样的证据,”苏锦说。

这时,钦差大臣求见。苏锦和萧廷整理好衣冠,前去接见。

钦差大臣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名叫王大人,神情严肃。

“萧将军,苏夫人,”王大人说,“朝廷接到弹劾,特派本官前来调查。”

“王大人辛苦了,”萧廷说,“我们夫妻问心无愧,愿意配合调查。”

“很好,”王大人说,“现在请你们对弹劾内容进行申辩。”

苏锦站起身来:“王大人,在申辩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王大人问。

“这份弹劾书,您看过了吗?”苏锦问。

“当然看过,”王大人说。

“那您觉得这份弹劾书的质量如何?”苏锦问。

王大人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苏锦拿出那个布袋:“我觉得这份弹劾书的质量太差了,所以我把它装进了抠门袋里。”

“抠门袋?”王大人不解地问。

“就是专门装不值钱东西的袋子,”苏锦解释道,“因为这份弹劾书没有具体的事实,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有空洞的指控。”

王大人看着苏锦,有些意外:“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如果要弹劾我们,至少要拿出像样的证据,”苏锦说,“比如说我们敛财,那就要说明敛了多少钱,从哪里敛的,用什么方式敛的。”

萧廷在旁边补充:“我们愿意公开所有的账目,接受任何形式的审查。”

王大人点头:“这个要求合理,那你们准备如何申辩?”

苏锦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王大人,这是我们准备的申辩材料。”

“这么厚?”王大人惊讶地问。

“因为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苏锦说,“这里面包括我们所有的收入来源、支出明细、改革措施的具体效果,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

王大人翻看着申辩材料,越看越惊讶:“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

“当然,”苏锦说,“而且我们建议进行公开审查,让百姓也来旁听。”

“公开审查?”王大人问,“这样合适吗?”

“为什么不合适?”苏锦说,“我们的改革措施都是为了百姓,百姓最有发言权。”

萧廷说:“而且公开审查可以避免暗箱操作,确保调查的公正性。”

王大人想了想,点头说:“这个建议很好,那就按你们说的办。”

“不过,”苏锦说,“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王大人问。

“弹劾我们的人也要公开他们的证据,”苏锦说,“不能只让我们单方面公开。”

“这个要求合理,”王大人说,“我会安排的。”

当天下午,消息传开,整个县城都在议论这件事。

“听说苏夫人要公开账目?”

“是啊,还要让我们去旁听。”

“这胆子也太大了吧,不怕查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