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场罕见的暴雪突然降临。
苏锦早上起来推开窗户,眼前一片银装素裹,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整个世界都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
\"哇!好大的雪!\"她兴奋地拍手,小脸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像两个红苹果,\"这雪下得真漂亮!\"
但很快,兴奋就变成了担忧。
\"报!\"传令兵冒着风雪赶来,身上落满了雪花,\"青石岭到边关的主要通道已被大雪封堵,多支商队被困山中!\"
苏锦的笑容瞬间消失,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担忧:\"被困了多少人?\"
\"约有三百余人,还有大量货物和牲畜。\"传令兵喘着粗气回答。
萧廷闻讯赶来,脸色凝重,眉头紧锁:\"这雪下得太急太大,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通行。\"
苏锦咬咬唇,小手紧握成拳:\"那些被困的人怎么办?山里这么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燃料,会冻死人的!\"
\"立即组织救援!\"萧廷当机立断,\"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在我们的地盘上出事。\"
救援工作紧急展开,将军府的大厅临时改成了指挥部,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刘德二主动请缨负责后勤保障,在院子里架起了大锅准备热汤。
\"小娘子放心,我一定让大家喝上热乎乎的汤!\"他拍着胸脯保证,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架势。
苏锦正在忙着调配救援物资,小手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着珠子,计算着各种物资的数量,没顾上看他。
过了一会儿,院子里传来一阵焦糊味,越来越浓。
\"德二哥,什么味道?\"苏锦皱着小鼻子问,停下手中的工作。
刘德二尴尬地挠头,脸红得像猴屁股:\"那个...我想着火大一点汤热得快,结果...\"
众人跑出去一看,大锅里的汤已经糊得黑乎乎的,锅底还冒着烟,整个院子都弥漫着焦糊味。
\"我这是想着被困的人着急喝汤,就把火烧得旺了点,\"刘德二越说声音越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谁知道一不留神就...\"
陆伯举在旁边幸灾乐祸,捋着胡须笑道:\"德二啊,你这是烤汤还是烤锅啊?这锅都快烧穿了!\"
苏锦哭笑不得,小手叉腰:\"德二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烧汤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这样急躁,别说救人了,连锅都要报废了。\"
她蹦蹦跳跳地跑过去,重新指挥:\"来来来,咱们重新开始。这次火小一点,慢慢炖。文火出好汤,急火出焦糊。\"
刘德二红着脸点头:\"是是是,小娘子说得对。我这就重新来。\"
救援工作让苏锦意识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极端天气应对机制。
\"咱们不能每次都临时抱佛脚,\"她对萧廷说,小脸蛋变得严肃起来,\"得有预案。不然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会手忙脚乱。\"
她拿出纸笔,开始制定方案,小手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
**第一:天气预警机制**
\"要建立天气观测点,\"苏锦眨眨眼睛,\"虽然咱们不能完全预测天气,但至少能提前发现异常。\"
\"比如说,山里的老猎户最懂天气变化,他们看云识天气的本事比谁都强。咱们可以请他们当'天气观察员',一有异常就报告。\"
萧廷点头,眼中满是赞赏:\"这个主意不错,民间智慧往往很准确。那些老猎户在山里生活了几十年,对天气变化的感觉比什么都灵。\"
**第二:物资分级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