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棂洒在苏锦的脸上,她正对着一堆账本发愁。
“萧廷哥哥,”她抬起头,小脸皱成一团,“外地的汇兑通道都断了,这可怎么办?”
萧廷走过来,看着桌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因为假券事件?”
“嗯嗯!”苏锦用力点头,“那些票号都不敢收我们的券了,说怕再遇到假的。”
刘德二在一旁挠头,“苏姑娘,什么是汇兑啊?”
苏锦眨眨眼睛,想了想说:“就像...就像修桥!”
“修桥?”刘德二更糊涂了。
“对呀!”苏锦比划着,“你想想,如果河上的桥断了,两岸的人就不能互相往来了对不对?”
“对对!”刘德二连连点头。
“汇兑通道就像桥一样,”苏锦继续解释,“让不同地方的钱能够互相流通。现在桥断了,钱就过不去了!”
萧廷在一旁看着苏锦认真解释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她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话把复杂的事情说清楚。
“那我们怎么修桥呢?”刘德二问道。
苏锦托着下巴想了想,“要修桥,首先得让人相信这座桥是结实的!”
“怎么让人相信?”
“当然是亲自去证明啦!”苏锦跳起来,“我们去找那些票号,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券是真的!”
萧廷有些担心,“路途遥远,你能吃得了苦吗?”
“能!”苏锦拍拍胸脯,“为了我们的券制,再苦我也不怕!”
---
第二天一早,苏锦就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苏姑娘,”陆在行担心地说,“要不要多带些护卫?”
“不用不用!”苏锦摆摆手,“我们是去谈生意的,又不是去打仗的!”
萧廷在一旁整理着防伪样本,“这些都带上,到时候可以现场演示。”
“萧廷哥哥想得真周到!”苏锦眼睛亮亮的,“有了这些证据,他们肯定会相信我们的!”
刘德二扛着一个大包袱,“苏姑娘,我把所有的样品都带上了!”
“德二真棒!”苏锦夸奖道,“这次全靠你了!”
刘德二被夸得脸都红了,“嘿嘿,能帮到苏姑娘就好!”
---
第一站是临近的青州城。
马车在青州最大的票号门前停下,苏锦整理了一下衣裳,深吸一口气。
“紧张吗?”萧廷轻声问道。
“有一点点,”苏锦吐吐舌头,“但是更多的是兴奋!”
“为什么兴奋?”
“因为能见到新朋友啊!”苏锦眼睛弯成月牙,“而且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券制!”
萧廷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心中一暖。她总是这样,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和热情。
“走吧,”他温和地说,“去见见你的新朋友。”
---
票号的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姓王,一见到苏锦就皱起了眉头。
“苏姑娘,不是我不给面子,”王掌柜摇头,“实在是前几天的假券事件闹得人心惶惶。”
“王掌柜,我理解您的担心,”苏锦诚恳地说,“换做是我,我也会担心的。”
“那你们来这里是...?”
“我们来道歉的!”苏锦鞠了一躬,“虽然假券不是我们做的,但确实给您造成了损失,这是我们的责任!”
王掌柜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苏锦会这么说。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还带来了解决方案!”
“什么解决方案?”王掌柜来了兴趣。
苏锦示意刘德二把样品拿出来,“王掌柜,您看看这些券有什么不同?”
王掌柜接过券仔细观察,“这个...好像更精细了?”
“对!”苏锦兴奋地说,“我们升级了防伪技术!现在的券有三重防伪!”
“三重?”
“第一重是特殊纸张,”苏锦指着券的边缘,“您看这里的纹理,假的做不出来!”
王掌柜凑近看了看,“确实很特别。”
“第二重是隐形水印,”苏锦拿起券对着光线,“您看,对着光能看到我们的标记!”
“哇!”王掌柜惊叹,“这个技术很高明!”
“第三重是特殊油墨,”苏锦最后说,“用手摸能感觉到凸起,而且在不同角度下颜色会变化!”
王掌柜按照苏锦说的方法一一验证,越看越惊讶。
“这些技术...造假的成本会很高吧?”
“对!”苏锦用力点头,“造假的成本比真券还高,谁还会去造假呢?”
萧廷在一旁补充,“而且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发行记录,每张券都有编号,可以追溯。”
“这样啊...”王掌柜若有所思。
---
“王掌柜,”苏锦真诚地看着他,“我知道您还是有顾虑,这样吧,我们先小规模合作试试?”
“小规模?”
“您先收一百张我们的券,”苏锦说道,“如果一个月内出现任何问题,我们双倍赔偿!”
“双倍赔偿?”王掌柜眼睛一亮。
“对!”苏锦拍拍胸脯,“我们对自己的券有信心!”
王掌柜沉思了一会儿,“这个提议...很有诚意。”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还可以教您识别真假券的方法,这样您就不用担心了!”
“真的?”
“当然真的!”苏锦眼睛亮亮的,“技术共享,大家一起进步嘛!”
王掌柜被苏锦的真诚打动了,“好吧,我们试试看!”
“太好了!”苏锦高兴得跳起来,“王掌柜,您不会后悔的!”
---
从王掌柜的票号出来,苏锦兴奋得像只小鸟。
“萧廷哥哥,我们成功了!”她蹦蹦跳跳地说。
“是的,”萧廷宠溺地看着她,“你表现得很好。”
“嘿嘿!”苏锦得意地笑着,“我发现诚实真的很重要呢!”
“怎么说?”
“王掌柜本来很警惕的,”苏锦分析道,“但是我们主动道歉,他就放松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