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7章 工坊券(1 / 2)

零钱包计划成功实施后的第三天,苏锦正在账房里研究下一步的改革方案。小手托着下巴,眉头微皱,显然在思考什么复杂的问题。

“苏姑娘,您在想什么呢?”刘德二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我在想工坊的工资发放问题。”苏锦小脸认真地说,“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准备大量现银发工资,这对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很大。”

“那有什么办法吗?”刘德二好奇地问。

“我想试试工坊券。”苏锦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就是给工人发一部分工坊券,一部分现银。”

“工坊券?”刘德二疑惑地问,“那是什么?”

“就是只能在指定地方使用的券。”苏锦解释,小手在空中比划着,“比如只能在我们合作的商铺买东西,或者在工坊食堂吃饭。”

“这样工人们会同意吗?”刘德二担心地问。

“我们可以给工坊券一些优惠。”苏锦小眼珠转了转,“比如用工坊券买东西可以打九折,这样工人们就有动力使用了。”

“这个想法不错。”刘德二点头,“但是要怎么实施呢?”

“我们先找几家愿意合作的商铺,然后设计工坊券的样式。”苏锦说着,小手已经开始在纸上画起来,“还要建立兑换窗口,让工人们可以随时把工坊券换成现银。”

“那我去联系商铺。”刘德二说。

“等等。”苏锦小手一挥,“我们先去跟工人们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

来到工坊,苏锦召集了所有工人开会。她站在小凳子上,用清脆的声音说:

“大家好,我想跟大家商量一个新的工资发放方式。”

“什么新方式?”一个工人问。

“就是一半发现银,一半发工坊券。”苏锦说,“但是用工坊券买东西可以打九折。”

工人们立刻议论纷纷。

“这不是变相欠薪吗?”一个工人质疑道。

“不是的。”苏锦小脸认真地解释,“工坊券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银,而且用券买东西还有折扣,实际上你们是赚了的。”

“真的可以随时兑换?”另一个工人问。

“当然可以。”苏锦点头,“我们会设立兑换窗口,每天都开放。”

“那如果我们不愿意用工坊券呢?”有工人问。

“那就全部发现银,没有强制。”苏锦说,“这只是一个选择,愿意尝试的可以试试,不愿意的还是按原来的方式。”

听到这里,工人们的态度缓和了一些。

“那工坊券可以在哪里用?”有人问。

“我们会跟城里的商铺合作,米店、布店、肉铺、菜市场都可以用。”苏锦说,“而且我们工坊的食堂也接受工坊券。”

“食堂用工坊券也有折扣吗?”一个工人眼睛一亮。

“当然有。”苏锦小脸得意地笑了,“用工坊券在食堂吃饭打八折。”

“那我愿意试试。”那个工人立刻说。

“我也愿意。”其他工人也纷纷表态。

看到大家的积极反应,苏锦心中很高兴。她小手拍了拍,说:

“那我们就开始准备吧。刘德二,你去联系商铺,我来设计工坊券。”

回到账房,苏锦开始认真设计工坊券的样式。她在纸上画着各种图案,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这个工坊券要怎么设计才好呢?”苏锦自言自语。

“要不要也像零钱包一样画小动物?”刘德二建议。

“不行,工坊券要有自己的特色。”苏锦摇头,“我想画工具。”

“工具?”刘德二疑惑。

“对,锤子、锯子、刨子这些。”苏锦说着,小手在纸上画起来,“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工坊券。”

“这个想法不错。”刘德二点头。

苏锦画了半天,终于设计出了工坊券的样式。一两面额的画锤子,五钱面额的画锯子,二钱面额的画刨子,一钱面额的画钉子。

“怎么样?”苏锦举着设计稿,小脸期待地看着刘德二。

“很好,一看就知道是工坊的。”刘德二赞许地说,“不过苏姑娘,您画的锤子怎么像棒槌?”

“哪里像棒槌了?”苏锦小脸一红,“这明明是锤子,你看,这是锤头。”

“可是这个锤头怎么是圆的?”刘德二继续问。

“你懂什么?”苏锦小嘴一撇,“这叫创新设计,圆头锤子更安全。”

刘德二忍不住笑了,但还是点头表示赞同。

很快,第一批工坊券就印制出来了。苏锦在工坊门口设立了兑换窗口,亲自负责兑换业务。

“大家快来看,工坊券正式发行了!”苏锦站在兑换窗口后面,用清脆的声音喊道。

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花花绿绿的工坊券。

“这个真的可以当钱用?”一个工人拿着券仔细看。

“当然可以。”苏锦小脸认真地说,“而且用券买东西还有折扣呢。”

“那我试试。”工人说着,拿着工坊券去了附近的饼铺。

“掌柜的,我用工坊券买饼。”工人说。

“好嘞,您要几个?”饼铺掌柜热情地招呼。

“两个。”工人说。

“一共四文钱,用工坊券的话三文六厘。”掌柜说。

工人高兴地付了券,拿着饼回到工坊。

“怎么样?”其他工人围过来问。

“真的有折扣!”工人兴奋地说,“省了四厘钱呢。”

听到这里,其他工人也纷纷要求兑换工坊券。

就在这时,刘德二也拿着工坊券去买饼。他走到饼铺,对掌柜说:

“我也要两个饼。”

“好的,您是用工坊券吗?”掌柜问。

“是的。”刘德二拿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