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0章 真相之门,谁人开启?(1 / 2)

信任一旦出现裂痕,就如同精美的瓷器上蜿蜒的细纹,看似无损,却已脆弱不堪。林薇与顾夜琛之间的关系,正是如此。预算批复的慷慨,并未能弥合那道因“启航科技”往事而撕开的沟壑。林薇依然高效地处理着工作,推进着各项计划,但那份曾经在讨论中闪烁的光芒,在与顾夜琛对视时悄然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礼貌而疏远的平静。

这种平静,比任何抱怨或质问都更让顾夜琛感到无力。他试图打破僵局,在一次关于“创新孵化平台”细则的讨论后,罕见地没有立刻结束会议,而是状似随意地问道:“晚上……一起吃饭?讨论一下下一步的推广策略。”

他找了一个蹩脚的工作借口。

林薇整理文件的手微微一顿,没有抬头:“抱歉顾总,晚上我已经有安排了,需要跟进心理健康计划的前期调研数据。方案我会邮件发给您。”

她拒绝得干脆利落,不留丝毫余地。

顾夜琛看着她低垂的睫毛,一股郁气堵在胸口,最终只是挥了挥手:“……去吧。”

他站在空荡的会议室里,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似乎就很难再找回来。

而林薇的改革事业,也因她心绪不宁而受到了影响。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激情地去说服、去引导,步伐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犹疑。团队核心成员如苏晴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团队的凝聚力和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悄然减弱了几分。

就在这内忧加剧之时,外患接踵而至。

之前恶意篡改数据的黑手,似乎察觉到了林薇状态的下滑,再次发动了攻击。这一次,目标直指她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员工心理健康支持计划(EAp)”。

几份匿名的、打印粗糙的传单开始出现在茶水间、洗手间等角落。传单上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写着:《警惕糖衣炮弹!所谓的“心理健康”,是麻痹斗志的精神鸦片!》,内容极力污名化心理咨询,将其扭曲为“鼓励员工逃避压力”、“浪费公司巨额资金搞小资情调”,并隐晦地暗示推动此计划的林薇“其心可诛”,是想用软性手段瓦解员工的奋斗精神。

同时,内部匿名论坛也出现了几个热度不低的帖子,用看似“理中客”的口吻质疑EAp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认为在业务攻坚期推行此类“务虚”项目不合时宜,底下不乏一些附和与带节奏的评论。

这些言论阴险而具有煽动性,精准地利用了部分基层员工对变革的不适应和对“效率至上”的固有认知,试图将林薇和她所代表的“人性化关怀”理念,推向员工的对立面。

一时间,关于EAp计划的负面议论甚嚣尘上,甚至影响到了首批试点部门的报名积极性。

面对这新一轮的构陷,林薇感到一阵心力交瘁。外部的明枪暗箭她尚可应对,但内心的摇摆和信任的崩塌,却极大地消耗着她的能量。她第一次对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艰难道路,产生了一丝怀疑——在一个可能建立在过往不公基础上的企业里,推行所谓的“阳光”和“诚信”,真的有意义吗?

就在她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恶意的言论感到无比疲惫时,她的私人手机收到了一条陌生的短信:

【林总监,冒昧打扰。我是“启航科技”前技术总监韩东。关于当年的事,我有些东西,或许您会感兴趣。不知可否一见?地点您定,确保安全即可。】

韩东!“启航科技”的前技术总监!

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从胸腔里跃出来。她立刻警觉起来,这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是顾夜琛的试探?还是沈哲新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