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6章 爷爷的考较,信任的深化(1 / 2)

“管理者赋能工作坊”的成功,如同在林薇精心耕耘的变革土壤上投下了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虽然远未到开花结果之时,但至少,嫩芽已经破土,吸引了一些渴望阳光的目光。团队内部士气大振,苏晴几人干劲十足,连那位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组织心理学博士,也开始主动提出更深入的诊断方案。

然而,阳光越盛,阴影便越是清晰。

林薇负责推动的第一个小型试点项目——在研发部某个小组试行“弹性工作制与结果导向考核”,在数据收集的关键阶段,核心的工时与产出效率记录数据库,竟遭到恶意篡改。几个关键节点的数据被微妙地扭曲,若非林薇习惯性地进行交叉验证和逻辑合理性分析,几乎就要依据这份被污染的数据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进而可能导致试点被错误地判定为“失败”。

这不再是简单的威胁恐吓,而是直接、精准的技术破坏,意图从根本上否定她改革举措的有效性。

林薇后背惊出一层冷汗。对手比她想象的更狡猾,也更没有底线。她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带领团队回溯数据源头,耗时一天一夜,才勉强将数据修复,并锁定了篡改痕迹来源于一个已被停用的、属于前技术部副总监王海心腹的权限账号。

消息汇报到顾夜琛那里,他震怒之余,立刻下令彻查所有遗留权限漏洞,安保与It部门再次掀起一轮内部清理风暴。但所有人都知道,揪出具体执行的小鬼容易,藏在幕后的那只手,依然隐匿在暗处。

就在这内紧外松的紧张氛围中,顾夜琛接到了顾老爷子亲自打来的电话,让他“带那位林总监回老宅一趟,一起吃个便饭”。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顾夜琛握着电话,眉头深锁。他看向坐在对面、正在与他讨论下一步改革推进计划的林薇,沉声道:“爷爷要见你。”

林薇的心微微一沉。顾老爷子,那位在庆功宴上仅凭现身就震慑全场的家族掌舵人,他此刻的召见,绝不会是简单的“吃个便饭”。这无疑是另一场更高级别、也更难以预测的考较。

“我需要准备什么吗?”她保持镇定地问。

“做你自己就好。”顾夜琛看着她,眼神复杂,“他问什么,你如实答。但记住,谨慎。”

依旧是那座透着岁月沉淀与威严底蕴的顾家老宅。餐厅里,红木圆桌上摆着精致的家常菜,气氛却远比菜肴本身来得沉重。

顾老爷子坐在主位,穿着中式褂子,精神矍铄,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他先是简单问了问公司的近况,顾夜琛一一作答,语气恭敬。

很快,话题便不着痕迹地转向了林薇。

“林总监,”顾老爷子放下筷子,拿起温热的毛巾擦了擦手,目光落在她身上,看似随意,“听夜琛说,你搞的那个‘赋能’工作坊,反响不错?”

“顾老先生过奖,只是初步尝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林薇放下汤匙,坐姿端正,语气不卑不亢。

“哦?尝试……”顾老爷子微微颔首,话锋却陡然一转,语气依旧平淡,问题却锐利如刀,“我听说,你主张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强调‘工作与生活平衡’。这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会不会有些……过于理想化了?顾氏能有今天,靠的就是比别人拼,比别人更能熬。”

这是一个陷阱问题,直接质疑她改革举措的可行性。

林薇早有准备,她抬起眼,目光清亮地迎上老爷子的审视:“顾老先生,我认为,‘拼’和‘熬’的内涵需要重新定义。过去或许依靠体力与时间的堆砌,但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与效率。过度加班导致的身心疲惫,会显着扼杀创造力、增加决策失误率。我们倡导的平衡,并非鼓励懈怠,而是通过更科学的管理、更清晰的目标设定,激发员工在有效工作时间内的最大潜能,这才是可持续的、更高层次的‘拼’。”

她顿了顿,补充道:“数据表明,试点小组在实行弹性工作制后,项目关键bug率下降了15%,成员自发提出的有效创新建议数量翻了一番。这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她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用初步的数据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