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5章 吴博士的技术支援(2 / 2)

吴博文眼睛一亮,蹲下身摆弄着支架:“你这个想法好!折叠式支架,拆解时一按卡扣就能收起来,组装时一卡就行,最多十秒就能搞定。咱们把支架的腿改成空心钢管,连接处用黄铜做卡扣,既轻便又耐磨。”

说干就干。吴博文立刻画起支架图纸,李铮则去找王小柱,让他把之前缴获的日军自行车钢管拆下来——那些钢管壁薄质轻,正好适合做折叠支架。王小柱正忙着给子弹装箱,听说要拆自行车,立刻放下手里的活:“李队长,我这就去拆!上次缴获了五辆自行车,钢管够做十个支架了!”

中午时分,第一块薄壁钢材在红炉里锻打出来。孙师傅用铁钳夹着通红的钢片,小心翼翼地放进模具里,另一名铁匠抡起小锤,一点点敲打塑形。钢片在模具里逐渐冷却,等取出来时,原本厚重的钢片变成了薄薄的弧形,表面光滑平整。

“好东西!”李铮拿起钢片,用卡尺一量,厚度正好两毫米,“孙师傅,您这手艺没的说!照这速度,明天就能把两个枪身锻打出来。”

孙师傅擦了擦汗,笑着道:“主要是吴博士的模具画得好,尺寸精准,不然我也锻打不这么规整。对了,枪身上的螺丝孔得用钻床钻,我这老眼昏花,怕是钻不准。”

“交给我!”吴博文立刻应下,“我用游标卡尺标好位置,钻床那边我盯着,保证每个孔都精准。”

下午,木工组按照吴博文的图纸,把轻机枪的枪托挖空了一部分,又用薄铁皮钉在里面加固。刘姐拿着改装后的枪托试了试,重量减轻了近三斤,她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战士们扛着枪跑,再也不会觉得沉了!”

而迫击炮的折叠支架也有了进展。王小柱拆了三根自行车钢管,吴博文按照图纸切割、弯曲,再用黄铜做卡扣。当第一个折叠支架组装好时,李铮亲自试了试——按下卡扣,支架腿“啪”地折叠起来,长度缩短了一半;再一按卡扣,支架腿展开,稳稳地卡在卡槽里,整个过程不到五秒。

“完美!”李铮忍不住赞叹,“这样一来,迫击炮班转移时,一个战士就能扛着炮管和支架,比原来省了不少人力。吴博士,你这脑子真是太好用了!”

吴博文笑了笑,镜片后的目光却透着一丝疲惫:“还有个问题,折叠支架的承重得测试一下。万一迫击炮发射时后坐力太大,支架崩开就麻烦了。咱们明天找个空地试射一下,没问题再批量做。”

夕阳西下时,作坊里依旧一片忙碌。孙师傅还在锻打第二块薄壁钢材,红炉的火苗映红了他的脸庞;吴博文趴在桌上画迫击炮支架的改进图纸,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刘姐和木工组的师傅们,正忙着改装剩下的轻机枪枪托;王小柱则在打磨自行车钢管,准备做下一个折叠支架。

李铮站在作坊门口,看着眼前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轻量化改进的武器,虽然看似只是减轻了几斤重量、简化了几个零件,可在接下来的游击战中,每一点改进都可能让战士们多一分生机,多一分战胜日军的希望。

“大家加把劲!”李铮对着众人喊道,“争取三天内把所有要改的武器都改好,咱们早一天准备好,就能早一天给鬼子一个下马威!”

“好嘞!”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暮色中回荡。远处的山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可作坊里的每个人,心里都燃烧着一团火——那是对抗战胜利的渴望,是对守护家园的坚定信念。而这团火,将在接下来的大扫荡中,化作最锋利的刀刃,刺向侵略者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