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4章 反侦察措施(2 / 2)

战士们立刻分成两组,一组悄悄地绕到小路的后面,另一组则跟着刘满仓,朝着日军侦察兵的方向走去。

日军侦察兵正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听到前面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几名八路军战士举着步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刘满仓厉声问道。

侦察兵心里一惊,连忙装作害怕的样子,说:“我们是从县城逃出来的老百姓,日军抓壮丁,我们没办法,只能来这里躲一躲。”

“胡说!”刘满仓冷笑一声,“你们的衣服虽然破,但鞋子是日军的制式军鞋,而且你们的手上没有老茧,根本不是干农活的老百姓。老实交代,你们是不是日军的侦察兵?”

侦察兵没想到会被识破,脸色顿时变了,立刻掏出手枪,朝着刘满仓开枪。“砰!”子弹擦着刘满仓的耳边飞过,打在了旁边的树上。

“动手!”刘满仓大喊一声,战士们立刻冲了上去。日军侦察兵虽然反抗,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制服。其中一名侦察兵想咬碎嘴里的毒药,却被战士们及时按住,没能得逞。

“把他们押回去,好好审问,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同伙,”刘满仓对战士们说,然后转过身,对李铮说,“看来我们的观察哨起作用了,能及时发现日军的侦察兵。不过这只是开始,日军肯定还会派更多的人来。”

李铮点点头,看着被押走的侦察兵,心里却没有丝毫轻松:“我们的反侦察措施还不够完善,比如假作坊,虽然看起来像,但要是日军的侦察兵靠近了,很容易就能发现是假的。我们得在假作坊里多放一些真的零件,比如一些废弃的枪管毛坯和弹匣,让它更逼真。另外,土雷的数量也不够,要在所有的小路上都埋上,一旦有日军靠近,就能及时发现。”

两人回到作坊后,立刻安排人手,在假作坊里添加了一些真的废弃零件,又在进山的小路上埋了更多的土雷。工人们也更加谨慎,进出作坊都走后山的小路,说话的时候也刻意避开生产相关的话题。

下午的时候,日军的热气球又飞了过来,这一次来了两个,分别从不同的方向飘向根据地。吊篮里的侦察兵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地面的情况,很快就发现了山坳里的假作坊。

“报告,发现可疑目标!”一名侦察兵对着对讲机喊道,“山坳里有几处棚子,里面有机床的痕迹,还有人在活动,看起来像是八路军的军工作坊!”

吊篮里的小队长立刻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会儿,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把位置记下来,回去报告大佐阁下。明天派部队过来,确认一下,如果是真的,就立刻发动突袭,摧毁它!”

热气球慢慢飘走后,李铮从伪装网后面走出来,松了口气:“看来假作坊起到作用了,日军把假作坊当成了真的。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他们派部队来确认,很快就会发现是假的,我们得做好准备,应对日军的突袭。”

刘满仓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会让部队加强训练,在假作坊周围布置埋伏,要是日军真的来突袭,就给他们一个教训。另外,我会把主力部队调一部分到这边来,随时准备支援。”

晚上,作坊里的煤油灯换成了遮光的,只露出微弱的光线,刚好够工人们操作机床。李铮蹲在车床旁,加工着一根枪管毛坯,机床的“嗡嗡”声被刻意压低,不会传到太远的地方。小王和老周在旁边组装弹匣,动作很轻,生怕发出太大的声音。

“铮哥,今天加工的枪管,用的是周同志昨天带来的特种钢材,”小王小声说,“比之前的中碳钢好用多了,加工起来更顺畅,而且硬度也更高。”

李铮点点头,手里的动作没有停:“特种钢材不多,要省着用,优先用来加工枪管,弹匣和撞针还是用之前的钢材。另外,铜坯的纯度不够,加工出来的子弹壳可能会有问题,你们在组装子弹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避免出现卡壳的情况。”

“知道了。”小王和老周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声“轰隆”的响声——是土雷被触发了。李铮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和小王、老周一起,抄起放在旁边的步枪,冲出作坊。

刘满仓已经带着巡逻队赶了过去,很快就回来报告:“是日军的特工队,想趁着夜色渗透进来,踩中了我们埋的土雷,死了一个,剩下的跑了。他们肯定是想确认作坊的位置,幸好我们埋了土雷,把他们赶走了。”

李铮的脸色凝重:“日军越来越疯狂了,晚上都敢来渗透。我们必须再加派巡逻队,晚上也要巡逻,不能给日军任何机会。”

刘满仓点点头:“我已经安排了,从今天起,晚上每两个小时巡逻一次,每个哨卡都安排两个人值守,确保不会有日军靠近。”

夜色渐深,作坊里的机床声再次响起,微弱而坚定。李铮站在作坊门口,望着漆黑的山林,心里清楚,反侦察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日军的突袭随时可能到来。他必须尽快完善防御措施,保护好作坊,为根据地生产更多的武器零件,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给日军更沉重的打击。而此时,在县城的日军营地,坂田信哲正看着侦察兵送回来的“作坊位置图”,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终于找到了,明天,就让八路军尝尝我们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