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敬了个礼,消失在夜色中。众人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既期待又紧张——不知道这些子弹能不能帮三营守住阵地。陈婉儿走到李铮身边,递给他一块凉红薯:“吃点吧,忙活了一天,别累垮了。”
李铮接过红薯,咬了一口,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咱们的锡块还够多少?这次用了不少,要是三营后续还需要,咱们得提前准备。”
王铁锤皱了皱眉:“剩下的锡块顶多够再做四百发,要是再要多,就没了。之前从老乡家弄的废锡罐、旧锡壶,都用完了。”
孙小虎也叹了口气:“要是能找到更多的锡就好了,实在不行,用铁皮也行,就是铁皮做的弹头太轻,射程会差很多。”
陈婉儿想了想:“我记得之前周青说过,敌占区的县城里,有不少废品收购站,里面有很多废旧金属,包括锡块和铜块。要是能去那里弄一批,就能解决原料问题了。”
李铮眼睛一亮:“明天我就联系周青,让他帮忙打听一下废品收购站的情况。不过敌占区危险,得让他小心点,别暴露了。”他看向煤窑外的夜色,“现在不仅要解决子弹原料问题,还得做好防御——日军坂田联队迟早会来扫荡,咱们的煤窑虽然隐蔽,但也得提前挖战壕、布置土地雷,不能等鬼子来了再慌。”
刘满仓立刻响应:“我明天一早就带战士们去挖战壕,在煤窑周围挖三道散兵坑,再布置些土地雷,保证让鬼子有来无回!”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续的生产和防御计划,才各自找地方休息。煤窑里很安静,只有通风口传来的风声,李铮躺在铺着干草的地上,手里握着一颗复装子弹——这颗子弹的弹壳是王铁锤精心筛选的,弹头是孙小虎亲手熔铸的,火药是陈婉儿精确调配的,凝聚着所有人的心血。他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颗子弹,能帮前线的战士多杀一个鬼子,多守一寸土地。
天快亮时,李铮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是送子弹的战士回来了!其中一个战士脸上带着伤,却笑得很开心:“李干事!我们把子弹送到了!三营用这些子弹打退了鬼子的三次进攻,还缴获了一挺轻机枪!营长让我们带话,谢谢作坊的同志们,要是没有这些子弹,阵地早就丢了!”
众人都围了过来,听着战士讲述前线的战斗——三营的战士用复装子弹,在近距离精准射击,尤其是改进后的子弹,卡壳率很低,很多鬼子刚冲上来就被打倒,最后鬼子见久攻不下,只能撤退了。
“太好了!”孙小虎激动得跳了起来,“俺们做的子弹真能打鬼子!”
王铁锤也笑得合不拢嘴:“以后俺们多做,让兄弟们有足够的子弹,把鬼子都赶出去!”
李铮看着兴奋的众人,心里充满了力量。虽然原料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日军的威胁还在,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断改进工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拍了拍手:“大家先休息半天,下午咱们继续生产!另外,我已经联系了周青,他会帮忙打听敌占区废品收购站的情况,相信很快就能解决原料问题!”
阳光透过通风口,照在煤窑里的子弹箱上,也照在众人充满希望的脸上。每个人都知道,抗战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手里的工具不停,手里的子弹不断,胜利就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