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8章 复装子弹尝试(2 / 2)

“现在可以大规模生产了!”李铮立刻安排分工,“满仓,你负责管理弹壳和铅块,登记数量,防止浪费;老锤,你负责熔铅和修复变形的弹壳,保证每天能提供三百个合格的弹壳和弹头;婉儿,你负责调配火药和底火,确保每一份火药的剂量都准确,底火的发火率达标;小虎,你负责维护弹头模具,要是模具坏了,及时修复,另外,你教学徒们如何装弹,让他们也能独立生产;学徒们,你们的主要任务是装弹——先装火药,再装底火,最后压弹头,每装完一颗,都要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漏装或多装的情况。”

分工明确后,山洞里立刻忙碌起来——熔铅炉的“噼啪”声、小锤敲打弹壳的“叮叮”声、装弹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声音。王铁锤坐在熔铅炉旁,不停地往铁勺里加铅块,熔化成铅液后递给孙小虎,孙小虎则快速把铅液倒进模具,冷却后取出弹头,放在旁边的竹篮里;陈婉儿戴着自制的手套(用粗布缝的),小心翼翼地调配火药和底火,每一份都用天平称量,生怕出错;学徒们围坐在铺着粗布的地上,面前摆着弹壳、火药、底火和弹头,按步骤一步步装弹,装完一颗就放在身后的木箱里,木箱很快就满了。

李铮穿梭在众人之间,时不时停下来指导——看到学徒装火药时手抖,就教他如何稳住手腕;看到王铁锤熔铅时火太大,就提醒他减小火候,防止铅液溅出来;看到陈婉儿调配底火时太专注,就递过一块红薯,让她先垫垫肚子。

傍晚时分,众人一共生产了两百发复装子弹,都装在木箱里,用油纸盖好,准备第二天送到前线。李铮看着满满的木箱,心里满是成就感——虽然这些子弹是复装的,不如正规子弹好用,但每一颗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都能在战场上帮战士们多杀一个鬼子,多守一寸土地。

可就在这时,负责警戒的战士跑了进来,脸色苍白:“李干事!鬼子来了!大概有一个小队,往咱们的临时据点来了,离这儿只有三里地了!”

众人立刻紧张起来,王铁锤拿起身边的步枪,孙小虎把弹头模具收进怀里,陈婉儿则快速把火药和底火装进帆布包,学徒们也拿起了手榴弹。“别慌!”李铮冷静地说,“咱们的临时据点很隐蔽,鬼子不一定能找到。满仓,你带两名战士去前面的山口埋伏,放几个土地雷,要是鬼子过来,就炸他们一下,拖延时间;老锤,你带着学徒们,把子弹和工具搬到山洞深处的暗格里,用石头堵上,别让鬼子发现;婉儿,你跟我一起,在山洞门口布置几个陷阱,用树枝和石头挡住,再放些干草,要是鬼子进来,就点火烧他们;小虎,你负责观察,一旦发现鬼子靠近,就给我们发信号。”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刘满仓带着战士,扛着土地雷往山口跑;王铁锤和学徒们把子弹和工具搬到暗格里,用石头堵得严严实实,外面再盖些干草,看起来和平时一样;陈婉儿和李铮在山洞门口布置陷阱,用绳子绑着石头,只要鬼子一碰绳子,石头就会掉下来砸他们,还在地上撒了些碎石子,让鬼子不好走;孙小虎则爬上山洞旁边的大树,拿着自制的望远镜,盯着山口的方向。

没过多久,孙小虎大喊:“鬼子来了!大概有二十个人,带着步枪,没有重武器!”

李铮和陈婉儿赶紧躲进山洞里,只留一条小缝观察。鬼子慢慢走到山口,正好踩中了刘满仓布置的土地雷——“嘭”的一声,两个鬼子被炸倒了,剩下的鬼子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往前走。过了一会儿,鬼子才慢慢站起来,小心翼翼地往前探,看到山洞门口的陷阱,以为里面有人埋伏,不敢靠近,对着山洞放了几枪,就撤退了。

看着鬼子的身影消失在山口,众人都松了口气。刘满仓跑回来,擦了擦脸上的汗:“鬼子被土地雷炸怕了,不敢再过来了。”

李铮点点头,心里却很清楚——这次鬼子只是试探,下次肯定会带更多人来,咱们的临时据点不安全,得尽快找到新的地方,继续生产子弹和手榴弹,还要想办法把机床重新组装起来,只有造出更先进的武器,才能真正安全。

他走到暗格旁,打开石头,看着里面的复装子弹和机床零件,坚定地说:“明天一早,咱们就转移,去更深的山里,找个更隐蔽的地方,继续造武器!只要咱们还在,就绝不会让鬼子得逞!”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山洞里回荡,充满了力量。虽然前路艰难,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垮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