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严格来说不算我们抓获的。准确地说,他是主动投案。”
知道孟浩的身份,警官态度热络地解释起案情。
“这名嫌犯是滇南警方移交过来的,据说是从缅北园区逃出来的。他连续奔逃两天两夜,越过边境线后直接冲进当地派出所自首求助。当地核查后发现案件归属京北,就转交给我们处理了。”
“两天两夜?”孟浩想起嫌犯瘦削的模样,不禁感叹,“人在绝境时,真能激发出惊人的力量。”
“不跑就是死路一条,换谁都得拼命。”警察摇头道,“按他的供述,刑期大概八到十年。结果他硬是把自己折腾得半死不活,回来还得继续服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因果循环,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也算是一种惩罚。”
孟浩附和了一句,随后问道:“方便让我和他聊聊吗?”
“可以,但需要全程录音录像,并有警员在场。”
“没问题,按规矩来。”
孟浩道谢后,转身对黎沁交代了几句,让她稍等片刻。
“你要问他什么?”黎沁好奇道。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想了解他在缅北的经历,顺便收集点素材。”孟浩笑了笑,“这几年缅北园区的事传得沸沸扬扬,我挺好奇究竟如何。说不定能挖出个好故事。”
“你还真是……工作狂啊。”
“主要是满足好奇心,顺便向他道个谢。”
“谢他?”黎沁眨了眨眼,“为什么?”
孟浩凑近她耳边,低声道:“当然要谢,要不是他,我哪有机会认识黎老师呢。”
黎沁心头一暖,瞥了眼四周,故作嫌弃地推开他:“噫——油嘴滑舌!”
说完,她又伸手替他整理了下衣领,轻声道:“我在这儿等你。”
孟浩笑着握了握她的手,随后跟随警察走进询问室。
“好久不见,林制片。”
孟浩在对面坐下,看了眼身旁的警察示意可以开始,微笑道:“哦,不对,笔录上说你本名张文,该叫你张制片才对。”
张文缓缓抬头,用仅剩的一只眼睛盯着孟浩:“你……你是谁?”
“孟浩,七年前卖过一个剧本给你,还记得吗?”
孟浩本以为对方需要回忆,没想到张文只是怔了怔,随即点头:“原来是你……确实,好久不见了,孟总。”
这反应让孟浩有些意外。听语气,对方似乎对他并不陌生。
“你还知道我?”
“略知一二。”张文苦笑,“做电诈时,我们常和盗版平台合作,经常在内地热播剧里看到你的名字。有些剧里还有那位黎沁,我就猜会不会是你。”
“你倒是挺会联想。”
“那种地方太压抑,只能靠胡思乱想保持清醒。”
孟浩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瞥了眼身旁的警察,见对方微微颔首,便抽出一支递给张文。
“呼——”
张文吐出一缕烟,盯着指间的香烟皱眉:“这味儿太淡,比不上那边的货。”
“我不抽烟,随便买的,都给你。”孟浩将整包烟塞进张文手里,“听说在里面能当钱使,换东西也方便。”
张文狐疑地打量他:“几个意思?”
“就想听听你这几年的事儿,特别是那边的门道。”
“打听这干嘛?”
“职业习惯,我是编剧,爱攒点特别素材。”孟浩话里听不出波澜。
张文嘴角抽了抽,半晌挤出一句:“够拼的啊……”
“混口饭吃。”孟浩往前倾了倾身子,“能聊聊么?”
“我能捞着什么好处?”
孟浩耸肩:“你现在兜比脸干净吧?家里老头老太太要是还在,怕是等不起你出来了。”
张文喉结动了动。
“给你家寄五万,算信息费。”孟浩补了一句。
张文嗤笑:“五万?塞牙缝呢?”
“骗钱当然来钱快。”孟浩朝警察方向歪了歪头,“不要拉倒。”
“等等!”张文咬咬牙,“成交,但你得立字据。”
“全程录像呢。”孟浩敲敲桌面,“我犯不着为这点钱掉价。”
张文猛吸一口烟,开始倒苦水。当年骗完黎沁逃出国,输光家底后,他被所谓老乡忽悠去缅北“赚大钱”,结果进了电诈窝点。
起初他还窃喜——论骗人自己算老手,听说提成丰厚,干几年没准真能翻身。可很快发现,这里的规矩是拿命换钱:每月业绩不达标就往死里打,赚的钱全被园区高价伙食住宿榨干,到头来落个“园区印钞园区花,钞票过手如流水”。
张文在园区熬了两年,渐渐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廉价劳动力,便开始计划逃离。身处陌生的异国,每次逃跑不到两小时就会被抓回。
三次逃亡,代价是两根手指和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