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曹洪不大能理解的一点。
却不妨碍他已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现在,除非奇迹降临。
否则哪怕关羽张飞亲自来接替指挥,也不可能夺走他即将到手的胜利。
然后,汉军就敲响了骑兵出击的鼓点。
在早已万马奔腾如雷的沙场上。
这一点新增的鼓动,多少显得单薄。
然而因为鼓声是来自汉军将台的方向。
加之那位身披甲胄的大汉卫将军亲自擂鼓。
所以依然引起了不少双方骑士的关注。
汉军骑士自是士气振奋,按照预定的方略策马加速,直冲甬道南边的敌骑。
而魏军骑士则表情各异,倒没有因为敌骑自侧翼而来而产生慌乱的情绪。
早已杀兴上头的曹洪更是当场迎风酣畅大笑起来。
因为他既然敢于将侧翼暴露在敌人骑马的矛头前,自然是有所依仗的。
那就是汉军用来阻遏魏骑的那条甬道工事。
那条干沟渠有多么坑马,他的部将牛金早已试探清楚。
此时汉军骑兵若要发起冲锋,必须要先跨越甬道,方能开始提速。
可随着他的人马涌入甬道南边的“缝隙”,此地哪还有足够的空间给汉骑跑马?
强行跨越障碍进入战场,要么被高速奔驰的魏骑猎杀。
要么就卷入混战的态势,失去突击的意义。
其实曹洪本以为麋威会选择从甬道两侧已经填平的区域出击。
那样战马可以在到达甬道前就完成必要的提速。
如果麋威以这种方式出击,曹洪应对起来会麻烦一点。
但也只是一点。
因为这一战,到底是他的骑兵最先完成提速。
并且中间这一段甬道,依旧是他侧翼(北面)最好的掩护。
在他亲自将骑兵引领到甬道南面的这条“缝隙”的时候。
汉军骑士不管以何种姿态出击,都注定要慢上一步。
一步慢,步步慢。
这场战争的胜负,由此而决。
就在曹洪畅笑之间。
那三千多汉军骑士已经抵达甬道的北侧。
速度明显一慢。
但,也只是稍稍一慢而已。
预想之中,战马因为坑又翻障的严重失速,并没有发生。
相反,汉军其实只是稍稍顿挫,便如爬坡一般自沟下迅速翻上来,然后轻松跃下三尺高的土墙,再于平地上继续加速奔袭而来。
速度并没有下降到无法直接参与战斗的程度!
这一幕,当场把笑容从曹洪的脸上抹走。
麋威怎么做到的?
提前把这个干沟给填平了?
肯定的。
问题是怎么填?
引水入渠,然后天冷结冰?
这一点,曹洪还真有考虑过。
他不至于疏忽大意到连最基本的战场侦查都忘了。
早在牛金、王凌二将两翼齐出之前,他就已经派遣哨骑去上下游的河、渠查看。
获悉汉军依旧以土偃堵塞水口,没有重新引水入渠。
否则今日这一战,将可能是另一种打法。
所以,不是水,那是什么呢?
曹洪突然想起上一战,牛金传回来的一处情报细节。
当时牛金跨越甬道南侧的三尺墙,继而坠马于干沟之内的时候。
曾看到另一侧甬道墙,堆砌得十分敷衍。
只有一些松松垮垮的沙袋、木石。
那些东西,远没有夯土墙扎实,很容易就被步兵所摧毁。
只能临时用于阻挡一下骑兵冲锋。
跟鹿角、拒马是一个性质。
后来曹洪的步兵曾一度有所摧毁,又被对方连夜迅速修复,更证明了这一点。
易拆也易修嘛。
所以,麋威就是用那些东西,迅速填平了干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