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4章 黄子澄更是被吓得两股颤颤。(2 / 2)

要在全天下铺设水泥道路,这笔银子想必是天文数字。

他们只负责附和和天子的想法就好了,难道还要他们给出解决之法?

这题目明显超纲了。

满朝文武沉默,朱元璋的脸色越发阴郁,而朱高炽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开始他的表演延,

突然,前排方孝孺向前一步,进言道,

“臣以为,考虑到实际情况,陛下兴修水泥道路的想法是否可以暂缓,

待到国库充裕之时,再考虑施行。”

听到这里,朱高炽当真是倒吸一口凉气,这方孝孺头铁还真是名不虚传,

居然敢当庭反对朱元璋的诏令,其他大臣也纷纷圆睁着双眼,死死盯着手里的笏

板。

以朱元璋的脾气,今天要是心情不好,只怕是要当庭让方孝孺皮开肉绽。

朱元璋的脸色非常难看,好在铺路不是他的主菜,要不然高低要把这方孝孺当场拿

“兴修道路,乃是利国利民之国策,既然陛下心思已定,又何来反对之说?”

几位大臣赶忙反对,要是真招惹了朱元璋,他们可不想把早朝弄得那么血腥。

方孝孺还想多说几句,可偷眼看到朱元璋的表情,。

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要是再敢多说一句,我今天一定不会让你站着出去。

方孝孺只想落个直言敢谏的名声,还不想直接找死,只能知趣的闭嘴。

他身边,黄子澄马上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既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那么百姓们理应承担一部分的开支。”

“您可以暂时开一项兴修水泥路面的赋税,增加徭役和赋税两年,待到天下的道路

平整通达,再取消这项赋税,到时候天下万民也会感念天子的恩德。”

“至于要是还有短缺的部分,就由户部再支出一部分银两,修路的大业一定能顺利进行。”这黄子澄昂首挺胸,自信满满,自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倒是让他说的清楚明白。

朱高炽偷眼看去,暗自咬牙,这些所谓的大儒学士,满口的仁义道德,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之书,

可他们心里根本没有把普罗大众当人。

在这些读书人、政客的眼里,天下的老百姓都只是一个数字,随随便便就能加征赋税,

时时刻刻都想着,先苦一苦百姓,还是自己的政绩要紧。

朱高炽更加坚定了要推行政策的决心,这些读书人当真是人面兽心,

什么狗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听来振聋发聩,说起来头头是道,可真要做起来,

每一个字却都透露着这些儒生们的傲慢和冰冷,简直令人作呕。

现在可是洪武年间,大明朝还如同初升的朝阳,正在展示王朝的活力和朝气,

黄子澄却一上来就提出了加重赋税这样混蛋的决策。

此刻就连朱元璋也忍不住了,表情管理多少有点失控,怒气让嘴唇上的八字胡一颤一颤,

“荒唐!”

朱元璋一掌拍在龙椅的扶手上,整个大殿都被震颤,台下鸦雀无声,

黄子澄更是被吓得两股颤颤。

“黄子澄,你这是什么狗屁说辞?你们这些读书人,难道都忘了元是怎么亡的吗?

你们都忘了那些蒙古人是怎么欺压我们汉人的?现在又要我加重税赋,用同样的方法去压榨老百姓?

这大明的江山,还是我朱家的江山吗!”

朱元璋越说情绪越激动,最后暴喝一声,吓得黄子澄双膝瘫软,直接跪在地上。

喜欢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世子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