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集团能够如此蓬勃发展,苏涣帮忙遮风蔽雨,挡掉了那些与技术无关的干扰,也是一大因素。要是没有苏涣,林文理别说发展工业了,钢铁厂搞不搞得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一般人看到这样的状况,大多会认为,只要苏涣还在,整个工业集团就像是有定海神针一样,怎样都不会乱。
林文理只是把刀,顶多就是很锋利的刀,神兵利器的等级。但也不是没了他,整个工业集团就难以为继。
但是真没了那个老鬼师的老鬼后,大伙儿就忍不住也坐不住了。
尽管林文理只是把刀,但是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工业集团之所以维持着铁板一块的局面,实在是这个人的技术过硬。
底下的人都无法想象在没有林文理的指导下,他们还能做成些什么。
都说人皆有好逸恶劳之心,在上位者能力足够且给出丰厚的利益时,大多数人都乐意去盲从。因为不用动脑,当然也不用担最大的责任。
纵使是那些有野心之人,他们也要看到脱离了林文理,自己可以得到更多,这样的好处,才会支持他们的野心膨胀,进而将其实现。
但假如林文理的步伐是他们拼尽全力也追不上的,那么过多的野心就只是笑话。
再有野心的人想要成势,也得拉帮结派。要是底下的人看到,跟着林文理更有’钱途’,谁还会跟随他呢。
不过这些想法,其实都是外人的揣度。他们只是想为自己朝苏家的工业集团伸手,找一个过得去的理由而已。
而第一枪,正是由新任汉津市市长黄元宪所召集的工业区各工厂、公司负责人会议。
自从三天前,本想趁苏涣不在场之际打个突袭,结果被工业集团那古怪的组织架构上了一课的黄元宪,最终只能妥协,重新定于今日举行会议。
其实只给三天的时间准备,要通知周全工业区的所有工厂和公司,还是有点勉强。更别说黄元宪的命令还改过一次,这让之前已经发出去的通知只能更改,重新再通知一遍。
但是在陈进德主持下的汉津钢铁厂,其秘书室与闲暇人士可说是豁尽全力,将通知全数传达到位,并且整理好了用来举行千人会议的大礼堂。只等大戏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