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孙氏
正统十四年,紫禁城。
晨光如薄纱般轻覆大地,远处的天空显露出一片鱼肚白,人心惶惶的大明京师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忽地,紫禁城的一角,突兀地出现了数道人影。
察觉到眼前场景变换的朱祁鈺,第一时间便打量起周围的环境。
最终,他確定了,自己回到了正统十四年。
而且,就和二叔祖父与他说的那样,正统一朝的时间流速与后世大不相同。
明明他离开时太阳高悬,现在却已经是清晨时分。
如此说来,岂不是过去了一日
可是他感觉仅仅过去了一个时辰左右。
这便是后世的神奇吧。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高祖,伯曾祖父,曾祖父,祖父,叔祖父,我们到了,这便是曾祖父迁都北平后的紫禁城。”
朱元璋神色如常地点点头。
迁都一事对他而言已经不稀奇了。
早在史书当中,他就已经知晓了迁都一事。
並且,他还亲自前往了一趟崇禎朝,见识过了明末时期的紫禁城。
“祁鈺,看天色,今日应该是八月十八吧。”
“是的,高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御前会议已经开始了。”
一提及御前会议,朱元璋眉梢一挑。
御前会议,一般都是由皇帝或者太后召开,而从现在的时间可以推断出,他的这位玄孙目前还未成为皇帝。
如今的大明皇帝还是狗日的朱祁镇。
但是,朱祁镇被瓦刺俘虏了,所以,现在召集御前会议的,想来就是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氏了。
“祁鈺,发起御前会议的可是孙氏。”
朱祁鈺听出了朱元璋的语气不善。
虽不明白缘由,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地说道。
“是,高祖。”
得知这一事的朱元璋不满地冷哼一声。
对於这位瞻基的皇后,他可谈不上一点好感。
首先,孙氏的身份有很大的问题。
当初,为了避免像以往朝代外戚干政的情况发生,他早就立下了规矩,皇后得从身世清白,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人家去选,如此,才能够將外戚干政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而孙氏的父亲,是永城县一名普通的主簿。
看起来孙氏確实符合做皇后的条件。
但是实际上,孙氏还有一层特殊的关係。
高炽的皇后张氏,其母亲同样在永城县。
而张氏的父亲搭上了这一层关係,將孙氏送进了当时是太子的高炽府中。
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孙氏与瞻基培养起了感情。
不过——
好在老四也不是傻蛋。
孙氏名义上是张氏带进宫的,如果孙氏成为了太孙妃,那么她將来大概率也会成为皇后,这也就意味著大明连续两任皇后都被一条线上的人包圆了,风险实在太大。
因而,老四出手,將太孙妃的位置给到了一位出身百户之家,名为胡善祥的女子。
不得不说,老四的眼光確实不错,胡善祥確实可以被称作贤后。
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注重节俭,为后宫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对待宫人和妃嬪都非常仁慈,从不滥用权力,深得宫中上下的尊敬。
在瞻基犯错时,她还会提出意见,希望瞻基纠正。
不过,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媳妇,瞻基那小子,却出於他对於孙氏的感情,以及孙氏的教唆,直接就將胡善祥废了。
而瞻基的这一行为,直接就开启了大明无过废后的先河。
朱见深,朱厚熜都是如此。
得益於此,孙氏成功地登上了皇后的位置。
但是,要知道,皇后的位置非比寻常。
需要妥善处理好后宫的关係,还要时不时地为皇帝分忧。
而孙氏完全做不到这一点。
在瞻基怠政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有像胡善祥一般起到劝諫的作用,而是放任自流。
在身为太后期间,纵容宦官王振专权,使得王振干预朝政,排除异己。
对王振的不管不顾,也造就了之后的土木堡之变。
此外,她还没有教导好她那王八蛋儿子,在朱祁镇亲征瓦刺前,身为太后的孙氏並未有效劝阻,这同样导致了之后土木堡之变的发生。
可以说,土木堡之变,也有著孙氏的一份责任。
隨著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孙氏在处理后续一系列问题上的做法,也颇令他不满。
就例如在是战是和这个问题上,不够明智和果断。
她甚至一度將皇位给她的宝贝儿子留著,甚至不惜和瓦刺做交易,想要换回儿子。
直到那狗日的朱祁镇叫门之后,她迫於压力,终於同意了监国的祁鈺成为皇帝。
不过,在这之前,她还颇有心机地將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先行立为了太子。
景泰八年,在她那个废物儿子趁著祁鈺生病,发动夺门之变的时候,孙氏也站在了她那废物儿子的那一边。
她儿子什么能力她不知道身为太后,竟然將大明的江山弃之不顾,真是枉为朱家的媳妇!
不过,他虽然对《明史》上记载孙氏所做之事极为愤慨,但是他也清楚,《明史》作为后金编写的史书,其真实性有待商榷,不可全信。
就譬如在《明史》中记载,朱祁镇那王八蛋就不是孙氏亲生的,而是抱养宫女的。
但是这件事只要是个明眼人,就都能看出来。
要知道,当时的瞻基可是无后,朝廷上下多少双眼睛都在盯著,看孙氏与胡善祥究竞谁能诞下第一个皇子。
当时,后宫之主是高炽的皇后张氏,而孙氏仅仅是一个贵妃,她不可能一手遮天,將怀孕一事瞒过所有人的眼睛长达十月之久。
相较於《明史》中的偷梁换柱,还是《明实录》的说法靠谱。
狗日的朱祁镇,就是孙氏的亲儿子。
但是,即使《明史》中的內容不可全信,他还是能够从《明史》的记载中窥得孙氏品性一二。
他的妹子,老四的妙云,高炽的张氏,可都在明史中评价颇高。
就连被瞻基废掉的胡善祥,在《明史》中都有著不错的评价。
怎么到孙氏这,评价却急转直下,如此拉胯呢。
这是不是说明真实的孙氏確实有著很大的问题
想到这一点的朱元璋,眼神落在了还不知晓將来发展的朱祁鈺身上。
虽然在歷史当中没有明確的记载,但是—.
现在的他很怀疑一件事。
那就是祁鈺一家的遭遇,与这位孙氏脱不开干係。
他的太子朱见济,景泰四年离世。
他的皇后杭氏,景泰七年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