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7章 什么?再不挖就挖不到了?!(2 / 2)

如果不是对方的内部大调整,和人才大范围出走,星辰要想招齐现在的人员配置,起码还要多花几倍的成本。

当然他也察觉到方子强语气中的惋惜,心里突然灵机一动。

“百度的语音不是也做得不错,还有高精地图定位……”

许易立刻道。

“许总,您的意思是……”方子强顿时反应过来,好似重新找到了方向。

“咱们软件部门和智驾也很缺这方面的高精人才,其他方面也可以使使劲。”许易露出笑意。

群星1.1的车机系统目前是很强的,但在语音方面还算不上行业一流的智能与流畅。

比如连续指令与长指令这方面就显得有点呆板。

这些都要时间开发,而且语音大模型也涉及到深度学习,如果能将研发团队人马扩充一二,自然是更好。

其次高精度地图与融合定位的工程师,对他们前期的自动驾驶的定位与实时建图同样重要,并不是不走高精地图路线,就不需要地图与定位了。

……

百度公然“指责”某新势力车企,这消息很快在汽车界也有所流传。

比亚迪这边。

王川福第一时间也收到了这条消息。

这次看到业界最新的信息和内部挖掘出资料,他显得很上心。

“王总,星辰汽车这是想下注自动驾驶,把百度都惹急了,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爆发更大的议论。”廉玉波道。

作为同行,还是很乐意看到网上这些针对星辰的“风言风语”。

“互联网公司和造车公司干不起来,不过没想到他们下一步居然要押自动驾驶。”王川福轻咦道。

对自动驾驶的看法,他们内部向来是偏保守。

智能网联事业部是有,但基本是处理车机和车联网业务的,L2驾驶也只有一些基础的研发布局。

Apollo他也看了,用一句“华而不实”来形容不为过。

这些互联网企业算法是很厉害,但本身没有造车经验,搞的自动驾驶不光不符合行车逻辑,安全隐患也非常大。

起码几年内是盈不了利。

不能盈利的方向,比亚迪向来考虑得很慎重的。

但星辰汽车的入局,又给王川福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之前他们的研发就是比较侧重混动,谁能想到星辰汽车在电池上实现了超车,用几乎一样的技术逻辑,打开了这么好的市场效果,这份殊荣本来属于他们比亚迪。

但却因为进度慢了一年多。

节奏所致,现在他们还没能推出双枪充电的新车型。

现在销量就受累了。

星辰汽车的崛起,的确给他们带来了不的压力。

好在整体新能源市场是在增长的,大家还没到争夺销量你死我活的地步,尚且在共同进步。

可也不得不提前做出思考了。

星辰汽车下一台车的规划是怎么样?若是真的在自动驾驶做出一番成果,又会给他们这些新能源同行带来多少冲击?

其他新势力他尚且不放在眼里,但星辰汽车这家品牌,真的不得不防。

必须要搞搞“防御性研发”了!

“王总,你觉得我们应该跟星辰的节奏?”

廉玉波从其沉思的脸色中看出了端倪,忍不住出声道。

“嗯,智能化也该布局下了……”

王川福没反驳。

“百度有这么好的人才,又刚好有机会。

既然星辰汽车挖人,我们也挖!!”

……

看到章评对吴新宙有点议论,这里单独明一下。

前期这个人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搞智驾只是一部分,还可以从高通挖芯片设计,算是双重考虑,而且其在鹏期间也是搞出完整高精地图ngp,再到后来的转型,一年内跟随特斯拉做出BEV+transforr技术路径,不依赖高精地图,都基于英伟达Xavier平台的自研方案。

就技术成果来,没那么一无是处,毕竟老黄也是个技术狂,不会招那么没用的人。

其次是立场问题,吴新宙的离职与米国商务部的22年10月的《出口管理条例》有强相关,其实就是不光彻底断绝了新能源车的出口,还限制了半导体、芯片类人才在国内工作,在这之后吴新宙就离职了,但在这之前的一个月还信誓旦旦喊着要把新版ngp加快地。

所以这里面也有一番缘由,后续书里会有一些安排,包括主角公司后续的发展,并不是没缘由的瞎写,大致会遵从一定的逻辑。

另外就是爽点问题,不可避免的研发过程和运营过程拉长了,毕竟不是初期造老头乐了。

但同样的,前期在市场混,现在在整个国内的造车界混,新车发布所带动的影响,包括传导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甚至影响到国外,所以格局一定是越来越大,各方反应都会写,有所铺垫也希望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