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6章 分好处(2 / 2)

粗粗打量了一下,杨妙华没往里面走,也不过就是站在门口的,木头门,门槛有点高,都到小腿肚处了,几个人堵在门口,也不用刻意关门,外人根本瞧不见里面在做什么。

杨妙华把东西递给大姐,又简单问了几句桃花的情况,知道没大碍,还是叮嘱了两句:“虽然是天气热了,落水一会儿半会儿的不容易着凉,小娃娃还是注意些。”

看了外甥,把东西留下,杨妙华拒绝了留饭,只说自己也要回去熬油,夫妻俩就赶紧走了。

而他们一走,马氏就进了老二两口子的房间。

“拿的啥子来嘛?我听到那个于知青说逮到野猪了,是不是真的?”

杨招娣哪知道这事儿这么快就传出去了,惊讶的同时连忙追问:“哪个时候说的哟?”

“就你去堰塘埂子上那会儿。是不是真的嘛?你二妹又拿的啥子过来嘛?”

她探头来看,杨招娣赶紧把一盆血旺端出来:“拿了两刀肉过来,还有一盆血旺。”

“这个放不得,今天就弄来吃了嘛!”

“就这么点儿啊?”马氏明显有些失望,但看到那一盆血旺,到底还是露出了笑脸,又说,“拿的啥子肉?看看是拿来熬油还是咋个早点弄了,天气这么大(热),别搁坏了。”

“要得,就是肥肉多,拿来熬油才好放。”杨妙华心里在骂,面上却八风不动。实则已经打定了主意,就是拿到灶屋去熬了油,那也不全都是大家公用的了,她怎么也得弄一半回来锁自己柜子里。

马氏抱着装了血旺的盆往灶屋走,其余人都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纷纷上前询问打听。

“真的有野猪啊?我还以为那个于知青吹牛呢!”

“硬是哪里来的好运气嘛!我们咋没看到野猪呢!”

“你看到也弄不到啊!你以为就于知青他弄得到了?那是别个孙家的功劳!”

“我还说不信是野猪,怕是他自己去哪里弄来的。结果还有血旺,他们是在哪里杀的猪哦?”

大家纷纷开始说起了对野猪的猜测幻想。

也有人问杨招娣:“赵福安弄了好多肉回去哦?那个于知青都提了那么多肉走,赵福安起码也有十斤肉撒?”

“那不只,肯定不只!你想一哈,野猪比家猪大,起码也有两百多斤,他们有几个人嘛?咋个分都不只十斤肉!”

“你莫说,他们跟孙家混,这日子还真是越来越好过了。”

“那个于知青还是,这么多人家他都不走动,就跟那两口子倒补户走一堆……咦,之前不是说于知青跟那个孙家小女儿在搞对象……”

“二嫂,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哦?”

他们七嘴八舌,俨然已经将那些东西都视作公有的,没有一个正儿八经来跟杨招娣说一句好话的,这让她得意的心情大打折扣,听到这里才拔高了音量:“可别再听那些乱说的了!”

“妈妈,你不是还要找于知青换布吗?这些乱七八糟的千万不要继续说了。别个城里来的,是要回城的,咋个可能在乡下谈对象嘛?这些话对别个不好。”

“咋个回事嘛?那又不是我们出去说的。”马氏不喜欢被儿媳妇教育,拉起了脸,“你走了一趟,布换到了没嘛?”

杨招娣装作没听到后一句,只认真道:“别个乱说就是不安好心的,我们听了就是了,不要去跟着说。于知青都还是个娃娃,拿给他听到了说不定又要冒火【2】的,他冒火敢跑公社去闹,哪个惹得起嘛?!更别说我们还要找人帮忙,更不要说这些话平白得罪人。”

“别个那么说,还不是因为孙家。”她举起手里的肥肉,“于知青是因为好耍,去打野猪,跟孙家走太近了,人家才这么编排他。”

这一下子,就是还想反驳的人,看在肉的面子上,都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个世界上的确很多人喜欢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可总不能都还没吃到饭就把锅给掀了吧?又没人是傻子。

马氏率先开口:“是是是,二天都不要去说那些话了。别个来说也走远点,听到就是了,不要插嘴也不要去乱说。”

大家长开口,所有人都点头。

然后继续热热闹闹拥进灶房,商量这些好东西怎么个利用。

#

杨妙华和赵福安也赶回去熬油,于书彬已经站在她家门口了。

“杨二姐,我那里不好烧灶,你给我一起熬了嘛!”

“要得。”

其实肥肉熬油都算比较奢侈的,这年代熬猪油主要有三种,板油、水油、网油,就是猪身上各个地方的脂肪,那是一点儿都不能浪费的。

杨妙华他们这纯粹是杀了猪,肉多了放不住,实在没办法,才把肥肉也一起给熬了油。

他们忙活到很晚,猪油的浓香味往外飘散,很多娃娃都跑过来,实在是馋啊,大人呵斥也不管用——平日里这样奢侈的香味,也只有年节里才会有。

杨妙华不是个小气的,关键除了熬出来的油,沥出来的油渣也没法储存,与其放馊了丢掉浪费,或是舍不得给吃了闹肚子,还不如现在撒出去,就算不是为了人情,看看那些个小娃娃,跟兰珍差不多大的,不过是一些油渣,给他们香香嘴巴也行。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幅景象,屋子里熬油滋滋作响,门外围了一圈大大小小的孩子,个个手里都抓着刚出锅的油渣,吃得满脸陶醉。

原本都被拉帮结派说不许跟赵兰珍一起玩的,这会儿在吃的面前还管那么许多?反正油渣在赵兰珍手里,她说给谁就给谁——想抢?呵,以为旁边于书彬站那里是充当门神的吗?

总之,这群小孩儿为了一口吃的,围着赵兰珍这么一个小女娃,那是嘴甜的不得了。

杨妙华在屋里听到都忍不住笑:“也不知道回头没吃的了,这帮娃娃还是不是这样。”

“你管他们的,我看就是于知青把兰珍惯到了,哪有让她个小娃娃拿主意的?”

要按赵福安的想法,油渣也是好东西,哪能这么让娃娃去分配?她懂什么?这么瞎搞不是糟蹋了吗?正该是他们两口子拿出去给各家分分,多少也是个人情走动——他还是对目前这种被大家排挤的现状感到很不安的。再者,分分东西,也是给人看一下,他们家也不是大家说的什么倒霉穷命,这还不到年节呢,也有油渣吃了。

杨妙华哪能不懂赵福安这点扬眉吐气的心理?上辈子她可不就是这样?三个女儿都说她是对内抠门对外大方,手里但凡有了点什么,就总得炫耀出去。自以为是扬眉吐气,实际上是亏了自己肥了别人,还落不着好。

死了一遭后她倒是渐渐想明白了,自己是真蠢,说白了不就是骨头轻么?有点儿好东西就轻狂,活该守不住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