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仙子究竟是人还是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镇上的人的觉的她是什么,书生曾也想过要带仙子浪迹天涯,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科举梦,只是仙子不允许罢了,这件事走到最后是书生一人拦不住镇上的人,与仙子一起共赴火场,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仙子死后,花神娘娘降临了小镇,为了惩罚凡人的无知,黄沙席卷了整个小镇,虽未能真正取了凡人的性命,但是小镇之外的绿地却深深缩小了一半,、。
原本在小镇外还有一株百年盛放的桃花树,自此之后,没有人再见过那株桃花树,小镇之中再无鲜花,当时烧死书生与仙子的人开始忏悔,三年之后,小镇上人民的祈愿总是被花神娘娘听到,为了让他们永远记住那一日的无知,在此后的每一年中,都会祭拜花神娘娘,经过百年的传承下来,就逐渐成为未婚男女牵线搭桥的一个节日。”
风向晚将自己在花神庙听到的故事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循着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易泽倒是提出了几点疑问。
“且不说仙神有多少年没有出现在这片大陆了,百年之前的凡间流传着的仙人故事多是说的各门中的修士,故事中的仙子很可能就是桃花妖,只是为何她会在故事中以一个仙子的身份出现,再有一点便是,修士接受凡人委托不奇怪,但并不会帮助凡人去造孽,给自己平添一份业障,在故事中出现的修士也是一个疑点,再说下去,凡人燃烧起的火焰可以烧死人,却烧不死妖精,后来出现的那个花神又是个什么东西,被黄沙覆盖的绿地,以及那株桃花树,很有可能桃花妖自己搞的鬼,至于后面的祭司花神的理由,更不会是什么祈愿被神明听到获得原谅后的产物。”
易泽将自己心中的话都给风向晚讲了之后,便转身要出去,“既然已经进入了溯梦之中,就不用着急,两日都没合眼了,睡会吧。”
风向晚倒是看着他走出去之后方才去洗漱准备休息。
诚然他说的也没错,来日方长。
这个充满了谎言的传说背后隐藏的秘密终归是能够被揭开的。
第二日一早,风向晚就被一声鸡鸣吵醒,只是不愿起床又在**赖到日上三杆方才从房间中走了出来,院子中,易泽正在帮着老管家劈柴,今日没有坊市,就算出去玩也不能找到些有趣的事,风向晚也更愿意窝在家中。
时间一晃就是大半年,在这半年时间中,除了冬日之外,桃花妖几乎每日晚上都会夜会书生,有时是给他带些糕点,有时则是金银细软,但并没有对书生有过害人之心,有几次颠-鸾-倒-凤之事都是由着书生挑起,桃花妖也就顺着他,风向晚与易泽也曾在第二天去拜访过书生,从未发现过他身上有被妖孽吸-阳-气的现象,这位见不得光的美人倒是一心督促着书生的学业。
几乎镇上所有人都知道了书生家隔壁院子里来了一对前来寻亲的兄妹,也都习惯了这一对兄妹的存在,街头巷尾谈论时也乐得带上这风向晚,甚至还有热心的大婶子愿意帮风向晚去军营附近寻一寻线索。
人人都道,这一对兄妹是人中龙凤,哥哥若有幸娶亲,怕是整个镇上的女娃娃都巴不得嫁过去,妹妹虽从来没有露过脸,但谈吐学识什么的在这些人眼中怕也就是传说中的公主,小姐能够比的,加上哥哥护妹妹护的紧,好几次媒婆上门都被哥哥给请了出来。
可以说,风向晚与易泽两人在镇上的口碑是好得很。
但,无论是风向晚还是易泽都与隔壁的书生相交不起来,镇上住着的那些个人也都对书生没有什么好评论。
风向晚也曾在老管家的口中打听到了些许有关书生的一些事情。
书生本姓林,并不是地道的边疆人,而是十来年前搬过来的,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半大孩子,带着他过来的是一队人,一个会武功的侍卫,还有几个丫鬟随从,这一行人一来就在这边置办了房产,来时还处处警惕着,基本上前几年都没有人见过书生的样子,甚至于老管家还曾在半夜之中听到过打斗的声音,只是没敢出门去查看罢了。
每一次打斗声结束之后,镇上人都或多或少发现了一点事情,这户人家中的人口会逐渐减少,大家都在猜测着,是不是因为这家人被什么人追杀,才会躲到这里来。
其中令老管家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那个会武功的护卫曾经带着书生出了门,这一走就是五六日,待到书生回来的时候,是一队士兵护送回来的,镇上人哪里见过军爷护送百姓回家的事情,因此大多数都还记忆深刻,但也是从那天开始再未有人见过书生曾经的那些个丫鬟护卫什么的,那一队士兵将书生护送回来之后,那个宅子中就只剩下了书生一人。
镇上人虽心疼书生还是个半大孩子,但也忌惮那些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士兵和敌人,都不敢接近书生,但看书生的样子也不敢对书生不恭敬,镇上不敢靠近,书生也不屑与镇上人接触,反倒是老管家因为就住在隔壁的原因,还能稍微照看照看书生,这才与他算得上关系好些。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镇上来了个小姑娘,也说是来寻亲的,那时,小姑娘见着在集市上买菜的书生,硬说书生是自己哥哥,只不过被书生拒之门外了,那小姑娘在第二天也被人带走,书生依旧是孑然一身。
虽然镇上人都爱戴读书人,但也没有人愿意将女儿嫁与书生,一是因为书生的身上可能有些什么恩怨纠缠,二是因为书生本人看上去有些阴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