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嫂一向心疼她外甥女,今儿闹那么大动静,她不可能不知道。
“往南边院子去,眼看着天都黑了,大约是今儿在那边歇着。”婉容话只说了一半,心里也在替管黎委屈,明明是进来照顾侧妃月子,这会子跑了侍妾屋里去,传出去岂不教人看管黎的笑话?
丫鬟们都替管黎抱不平,只是月子里的人受不得气,故而都不敢都说。
“罢了,不必管她,今儿王爷说侍妾们每每生事,都是闲的,让我出个主意,让府里这些人忙活起来没工夫生事。帮我细想想,给这些人找甚事做?”管黎盘膝坐在炕上,问着丫鬟们。
“王爷说的对,我看这些人就是太闲,别人倒也罢了,不过是仗着王妃的势冷言冷语,你看那唐家来的那个,知道王爷在您屋里,还只管往里头闯,成何体统!”
婉秋不说这话,管黎还给忘了,“回头找几本书,再派上两个上规矩的嬷嬷给唐姨娘送过去,什么时候规矩了什么时候才放她出门。”
王府和宫里规矩差不多,打人不打脸,除非是把人得罪狠了。就说上回楚临风派人教训唐嫣然,为的是管黎的颜面。但府中人都知道管黎和唐嫣然的关系,若是责罚重了若人话柄,不罚又助长歪风。
管黎便借花献佛,将太妃送来的书转送与唐嫣然。她是皇帝赐婚,太妃要顾忌皇帝的颜面,故而不敢轻易责备,那唐嫣然就不同了,没名没分又没体面的娘家,怎么责罚也是看自己的心情。
“还是主子厉害,这些书要背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咱们府里的嬷嬷都是宫里管教过宫女,甚至教导过秀女。唐姨娘有福气了,这般体面!”
管黎掩口轻笑,当年她可是在这些嬷嬷手里吃过不少苦头。
“府里侍妾太多,打发出去又不能,关系到她们娘家的面子。倘或一两个不从,逼死了反倒带累名声,又不是丫鬟,总不能让她们做苦力活儿,侧妃还需想个万全的法子才是。”
管黎也是这个意思,侍妾不同于丫鬟,还要顾及楚临风的颜面。
商议一阵无果,掌灯时节,管黎不能看太久的烛火,害怕成了泪光眼儿,丫鬟们便摆饭。往日楚临风在,潘二嫂都在自己屋里吃饭,楚临风不在潘二嫂陪着管黎用饭。今儿潘二嫂不在,管黎命人将潘二嫂那份给留了下来。
人回不回来是她的事儿,自己尽了该尽的礼也就是了。
潘二嫂因和唐嫣然说话一时忘了时辰,等到想起来已经天黑,不免心急,过来这边看唐嫣然已经让管黎难堪,若是不回去只怕管黎的面上过不去。偏偏王府太大,自己找不到路,不免心急。
“侧妃是个宽厚之人,况且大家谁不知道你是我舅母,做舅母的来看看外甥女也无可厚非,舅妈不必介怀。”
话虽如此,潘二嫂难免还是觉得愧对管黎。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第二日一早平王妃就着人送来两篮子红鸡蛋在管黎跟前,来人说:“我们主子知道侧妃你没娘家人照顾,看你可怜,这两篮子红鸡蛋是我们主子从前有喜娘家人送来,给侧妃你沾沾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