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章美食亦人生(2 / 2)

阿瑾有些好奇朝女孩看去,不明白为何她已经买了那么多早点,店家还要留她吃早点。

女孩微微摆手,“不用了,我吃过了。”

话虽这么说,但眼神却一直往楚倾的桌面上瞧,显然心口不一。

店家劝道:“先坐下来吃点吧,这钱以后一起结也行。”

女孩恋恋不舍收回饥饿的目光,倔强的摇头说道:“不用了吴叔,我先给他送吃的去,都过了早时,他应该饿坏了。”

说完,便匆匆的走了。

店家摇头可惜道,“真是个傻丫头。”

等那个农家姑娘走远了,一直关注着他们对话的楚倾问道:“店家,那个姑娘给她的心上人送吃的去吗,这么急,连自个吃饭都顾不上了。”

店家见楚倾不似个坏人,也不隐瞒:“姑娘眼力真好,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小清喜欢上镇里一个叫王涣之的小伙,都给他送了一年了,还是自己掏钱养活他。”

阿瑾愤愤不平道:“那男是干嘛的,怎么要一个姑娘养活他。”

“唉……”店家长叹一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道:“说来话长,小清和涣之两个一起长大,小清家呢是镇上开酒馆的,儿时就说要当涣之的新娘,但那时候娃人都小,谁也没当真,没想到长大了心这么死。”

公主殿下颇为自得,笑道:“女人的承诺可比男人的海誓山盟要靠谱的多。”

铮皇子看了一眼心机一流的公主殿下,有感而发,“有时候女人的话,也信不得。”

公主殿下难得大度的不去争辩,只是桌底下的踩了他一脚,赫连铮扶额悲痛。楚倾也不管他,对迷茫不解的店家笑道:“店家,你继续说。”

店家看了一眼这对奇怪的男女,继续道:“涣之他爹呢是个秀才,以前在镇里教书,但是在涣之很小的去世了,她娘一个人拉扯他长大,积劳成疾,几年前也去世了。焕之爹临终前一直希望他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他娘临终前也是这个想法。涣之也很争气一直也努力读书,只是家里穷困,读书又耗时没空去做事,小清就天天拿自己的钱给他买包子馒头,好让他安心读书。”

楚倾好奇问道:“那个王涣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店家解释道:“挺好的一个人,长得不错,对小清也真心。天天三餐吃包子馒头,都一年了也没见他腻过,天天就待自己的小茅屋里读书,看来是铁了心明年开春去王都考个功名回来。”

楚倾继续问道:“刚刚你说小清她爹不给她早食钱,看来这一年她的积蓄也用光了,怎么她爹不同意他们两人在一起吗?”

店家叹气道:“也不怪酒老头小气,他婆娘去的早,就这么一个女儿,平日里疼的要命。但每天见她这么饿着自己养活别的男人,心中难免有气,有时候父女两人吵架以后就不给她早食钱了。”

阿瑾心直口快道:“既然他们真心相爱,只要渡过这段贫苦,等那个王公子高中之后,不就能回来娶她了。”

楚倾朝她的好侍女笑道:“傻阿瑾,你以为南楚科举那么简单,说中就中,何况男人都有些贱骨头,那姑娘名分都没就这么死心塌地的照顾他固然真心实意。但是男人有时候你待他越好,他觉得吃定你了,反而不珍惜你。”

同是男人店家被这话噎住许久,尴尬辩解道:“姑娘这话说的在理,但也不是所有男人都那样。”

公主殿下笑而不语。

店家只好继续道:“酒老头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俗话说山高皇帝远,从这里一路去王都,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小清都十九了。已经耽搁了出嫁的年纪,再等几年就成老姑娘了。要是他在路上出了事,没个音信回来,小清那个死心眼的傻丫头估计能等他一辈子。就算将来王涣之那个小子真的高中了,帝都里那么多好姑娘,不喜钱财,就喜欢他那种年轻的有才华的人。那些王都富家商贾都喜欢在开榜那天在榜下等着,然后看中哪个人高中,看的顺眼,就把女儿嫁给他,帝都里管这个叫什么……”

店家抓耳挠腮想不起来,赫连铮适时提醒道:“榜下捉婿。”

店家一拍手掌,恍然大悟道:“对,就是这个,榜下捉婿。”

“你们说到时候王涣之那个小子都被抓走当女婿,又是有功名的官老爷,还会想起在这个小地方的一个买酒家的女儿吗?”

公主殿下幽幽道:“古来文人贫贱之交不可忘大有人在,可荣华富贵加身,又有几人能糟糠之妻不下堂。”

赫连铮苦笑,“别把南楚男人都想的那么坏。”

公主殿下解释道:“没有啊,我是把天下男人都想的那么坏。”

赫连铮无言以对。

店家望着天空,希冀道:“明年开春,涣之就要上京赶考了,若是能高中归来,又不负心。还能赶在初雪那天与小清成婚,讨个吉利,以后也能成为我们青龙镇的美谈了。”

阿瑾也抬头看天,疑惑道:“初雪天,那是什么日子?”

楚倾解释道:“初雪就是头场雪,每个地方的都不同,当年我母亲入景瑶宫也是西凉初雪时。记得小时候我娘和我说,初雪哪天成婚,冬妆掩红妆,雪花伴青丝,往后两人便能白头偕老,举案齐眉。”

阿瑾眼睛黯然下去,没有继续看天空。

赫连铮点头道:“南楚这边也有这种说法,初雪落霞帔,一路行白头。”

楚倾想起初雪出嫁却早逝的母亲,凄凉道:“那你信吗?”

赫连铮摇头,“一场雪,如何能决定人一生的。”

公主殿下低头轻声道:“若是两人都信,亦有这个决心,何尝不能白头偕老。”

店家由衷赞道:“姑娘这个道理实在。”

公主殿下起身问道:“店家,那个王涣之家在哪。”

店家指了指前面的一条小路,道:“这路走下去,遇到的第一间茅草屋就是了。”

“那个小清姑娘他爹的酒馆开在哪里。”

店家又给楚倾指了指路,随后劝道:“姑娘,酒老头最近酒馆涌进好多外地游侠,乱的很,你去哪里干嘛?”

楚倾笑了笑,“没什么,突然想喝酒了。”

说完,便朝王涣之家的那条小路走去。

阿瑾放下一个碎银,店家忙说就值几个铜钱,要不了那么多,要给她找钱。阿瑾则摆手说不用,多余的赏钱。随后又想了想,又放下几个碎银子对店家小声说道:“以后那个小清姑娘若是缺钱,就从这里扣,我家小姐说读书人都书生意气,你就别告诉小清这是我们给的,免得让那个王公子认为有人施舍他。”

说完就赶忙跟上前面的公主殿下步伐。

店家远远的看着阿瑾离去,也没拒绝那几个碎银子,而是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念叨道。

“真是个好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