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之后,几个汉子围着管事儿的。
那个管事的男人则是掏出一把铜板,一个一个开始结算工钱。
拿到钱之后,人慢慢也都散了。
金志低头颠了颠手里的铜板,深深叹了一口气,照这速度,一个月之内如何去凑齐一百两银子。
“阿志!”
邓钰从树底下走出来,喊了他一声。
金志蓦地抬起头来,心虚地把铜板收进袖子里,“堂姐,你咋在这儿?”
邓钰盯着他,问:“你在这儿干啥呢?”
金志一看见他堂姐严肃的模样,心里头就怵得慌,“我...我来镇上逛逛,也没啥事儿。”
邓钰难得绷着脸,“你别瞒着我了,三婶都与我说了,你需要一百两银子。”
“堂姐...”金志有些难以启齿,他娘咋把这事儿也与他堂姐说了。
他本就没想麻烦任何人,这事儿他自己可以解决,“堂姐,左右这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我会想办法。”
“你想啥办法?去王员外那儿签卖身契?”
“我......”金志知道家里头都不赞同这事儿,但他有信心能够在借条到期之前把这笔钱给还上,绝不会被王员外占了便宜。
他在他娘面前可以信誓旦旦,大言不惭。
却不知为何,在他堂姐面前,这话却说不出口了。
邓钰拍了拍他的肩,“不着急,你先与我说说,为啥非要凑一百两。”
“我想买船。”不是出海的船。
南北的漕运就要开通了。
过往的商船还不多。
只要抓紧时机,买一艘货船,到时候来往南北,运输货物,便能赚取中间的运费。
一本万利的事情。
其实他在家里已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中长辈,但是几个长辈都表示,前期成本投入太高,倘若运道不好,血本无归都是有可能的。
金志却不这么认为。
漕运开通,水运运货量大,速度又快,南北通商再也不必走路途遥远的陆路。
除非是大商户,否则一般的商人都没有自个儿的船,都得靠他这种运输船运送货物。
往来一趟,能挣不少钱,不出一年,一百两银子定是能挣得回来。
到那之后,本金赚回来,便是光吃红利了。
金志觉得自己的想法没啥问题,不知为啥连他娘都不支持他。
船他是一定要买的,而且越早买越好,否则时间长了,越多人知道这里头有赚头,他再下手就晚了。
他便想着靠自己凑出一百两出来。
实在不行就去王员外那儿打欠条呗,他也不是没听说过王员外的怪癖,但是要做大事儿,岂能不冒风险。
邓钰听他噼里啪啦讲了一堆,正要开口。
金志打断了他,“堂姐,是我娘叫你来劝我的吧?你不必劝了,我心意已决,船我是一定要买的,即便是借钱,我也得买。”
“我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拖累任何人,这事儿你就崩管了,让我爹娘也别管,我自个儿能处理好。”
邓钰笑着说:“谁说我是来劝你的,买船的事情,我支持你。”
听闻这话,金志愣了愣。
邓钰又接着道:“买船你可以买,但是别去王员外那儿打条子签卖身契。不就是一百两银子吗,堂姐能给你凑出来。”
金志知道他堂姐夫没了,堂姐一个人养活一大家子不容易,哪可能拿得出一百两银子呢。
他摇摇头说:“堂姐,你就别操心了,一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我不想给你增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