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子南都收拾好东西,吃过早膳,准备出门了。
邓钰还在洗漱。
几个小子借来了牛车,把需要的东西统统都已经搬到牛车上。
祁子南在门外跺脚催促,“娘,快点儿啊,廖师傅该等急了。”
邓钰匆匆洗过脸,顺手拿了桌上给她留着的饼子,“走吧走吧,出发。”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不好还是太早了,一路上连个人影儿都没见着,孩子们却兴致勃勃,特别是祁子南,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邓钰看他精力充沛,觉得送他去习武果真是一个好主意,至少每次习武回来,他都能安静好一阵子,这银子花得值。
到达河湾镇集市,三个上学的孩子结伴先走了。
这会还早,只有零星几个摊位上有其他与他们一样从村里来卖物件的人们,早早占了几个极佳摊位。
祁子西快速扫了一圈,在一处乌篷br>
邓钰四下望了望,此处地处集市入口,后面屋子的屋檐上边还搭了一个长长的乌篷,就算下雨也不怕被淋着,当即点头说:“不错,就这了。老二,把风炉搁这儿吧。”
三人一块把牛车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支好风炉。
风炉一次性只能挂六只鸭子。
邓钰把鸭子挂上,祁子西则在p;顾河很自觉开始转鸭子。
邓钰告诉他一开始可以转得慢一点,转一会歇一会,到后面鸭子开始变色,再开始匀速打转。
从家里带来的小炉子,邓钰也摆在风炉旁边,点上一点点小炭火,把炖卤味的锅子放上去开始温着。
随着日头升高,天色也逐渐变亮了一些。
街道上面的人慢慢多起来。
半个时辰左右,两边的摊子都被占满了。
有的人甚至已经开始吆喝叫卖。
邓钰坐在台阶上,用蒲扇轻轻扇着小炉子。
火苗随着风力一闪一闪,冒着小火星子。
卤味的香气也逐渐扩散到大街上。
很快就有人来询问了。
一位老太太背着手伸头看,“大妹子,你这卖的是啥吃食,咋这么香呢?”
“大娘,这是鸭货。”邓钰把锅盖掀开,腾腾的热气儿扑面而来,香得直叫人流口水。“里头有鸭头、鸭胗、鸭脖子和鸭掌。”
“别看都不是啥有肉的部位,啃起来别提有多香,味道不咸不淡,正正好,拿来当零嘴儿正合适。”
“这玩意儿费牙不?老婆子牙口不好,嚼不动。”
“大娘,放心吧,炖得软烂,没牙都嚼得动。”
老太太眯着眼睛又瞧了几眼,实在是太香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啥味道。“咋卖的?”
“统统两文钱一个。”邓钰笑着说:“今儿是第一天开张,您是我们头一个客人,给您一个半价优惠,一文钱,您看看想吃啥,鸭脖子还是鸭胗?”
“鸭胗没骨头,炖得烂乎,要不您来一个尝尝?”
才一文钱,也不贵,好歹是荤食。老太太摸了一个铜板递过来,“那就来一个吧。”
前些天邓钰就让老二用竹子削了好些个竹签,邓钰用竹子制成的夹板夹出一颗鸭胗,串在竹签上面,“给,大娘,小心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