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动静不小,自然也传进了平帝的耳中。
他不由好笑又无奈,“这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平帝侧首看着身旁的梁皇后,“给太子选妃的事情得加紧才行,待纳了太子妃有了嫡子,孩子也就定性稳重了。”
梁皇后浅笑,“皇上放心,臣妾记着这事呢。”
“可有挑好的人选?”
“倒是有几家不错的,皇上现下得空,不若一起看看。”
“嗯,看看吧。”
梁皇后即刻命人将备选的闺秀画册拿来,一边展开一边介绍。
“内阁学士满锦文的嫡孙女满庭芳,满家家风清正,养的女儿个个出类拔萃。尤其是这满庭芳,娴雅端庄,满腹诗书,最有才情。”
“不错。”
平帝记得这满庭芳,上次在围场夜宴上,这姑娘的左右书法惊艳了不少看客,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镇国公府的嫡女盛绍玲,稳重淑慧,持家有道。听闻镇国公夫人身子不好,这内宅都此女打理,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无错漏。”
平帝颇为满意,“太子性情不羁,能有个持稳贤德的太子妃帮忙看着,倒是相宜。”
“还有这承业大将军的独女姚江燕……”
“也不错。”
“还有……”
梁皇后一连说了七八家的闺秀,个个都是家世品貌一流,可堪太子妃的人选。
“这些姑娘个个不俗,皇后费心了。”平帝如是说着,伸手握住了梁皇后的手。
梁皇后眼波微转,“皇上交托的事,臣妾安敢不用心?”
平帝欣慰,又问起,“不过皇后数了这么多,怎么没说到柳首辅的嫡孙女,柳知愿?”
“这少了谁,也少不了柳家姑娘的。”
梁皇后笑意未敛,从末尾取出柳知愿的画册。
柳知愿被称为京城名姝,姿容自不必讲,明眸皓齿,天生丽质,一张画像也让人心折。
“柳家姑娘自然是极好的,温文淑雅,雍华昳丽,又是柳家的掌上明珠,太子的亲表妹,若是能亲上加亲,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平帝颔首,“是啊,先前老首辅就跟朕提起过此事,朕也觉着柳知愿才貌家世,最堪储妃之位。”
梁皇后状若遗憾,“可惜柳知愿虽好,太子对她似乎并不属意。”
平帝皱眉,“太子妃位攸关社稷,需从大处着眼,也不能全由着太子的心意来。”
“皇上说的是,但毕竟是太子的终身大事,总得选出个让最合太子意的人儿,左右还有这么多优秀的姑娘,也不一定非是柳知愿。”
平帝略被说服,“也罢,正好朕的寿辰将至,趁着好日子将这些闺秀一同召进宫来,名为贺寿,实为选妃,办一场选妃宴吧,让太子自己选吧。”
“若是直说是选太子妃,只怕依太子的个性,未必会答应。”
“这……”
想起上次围场夜宴,平帝也略有迟疑,“那皇后可有什么好建议?”
梁皇后想了想提议道:“不若这样,大皇子二皇子也到了选妃的年纪,不如就说是给适婚的太子皇子们一同选妃,不特指太子妃。
如此一来,太子应该没那么抵触,皇上觉得呢?”
“这倒是不错。”
平帝笑了,“朕就记着太子该纳妃,倒是忘了池儿他们也到了婚配年纪,亏得皇后考虑周全。
如此也好,他们兄弟几个一同选妃,谁也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