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五十一 高处不胜寒(2 / 2)

“陛下!”徐瑞直起了身子,毫无畏惧地迎视着他,一字一顿地道:“襄王一案,疑点重重,臣恳请陛下重新彻查!”

说是恳请,可是语气里却没有一点求的意思,分明是逼迫更多。

隆安帝看着他挺直的脊梁,彷佛看到了徐国公的影子。

“徐瑞”,他冷冷地开口:“你可知晓你在作什么吗?带领群臣在此静坐,与逼宫何异?朕还没有到被臣下胁迫的地步!”

徐瑞急忙叩首:“臣自知有罪!但是襄王不但是先帝之子,陛下手足,且还为大周杀退戎人,收复河山,功劳巨大,在民间威望亦是不小。如今仓促定罪,且死得凄惨,实在难以服众。故而,臣恳请陛下重新彻查此案,还襄王一个公道,莫要叫臣子寒心,百姓寒心!若是陛下能应允,那臣兵部侍郎徐瑞,自愿卸除一切职务,以谢今日之罪!”

说罢重重地磕下了头,而他的身后几十名大臣也跟着伏身叩首。

大周朝堂百官以徐国公为宰相,下统兵部、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

而六部之中,兵部尤其特殊,既能调动武官,又能配合文官。兵部尚书基本处于办隐退的状态,主要权利其实是掌握在徐瑞这个兵部侍郎手里。

也是因为如此,徐国公父子相互配合,才能主掌大半周朝文官权势。

即便徐国公已死,但是徐瑞依然是尾大不掉,让隆安帝十分忌惮。

若是他真能主动辞官卸权,这对隆安帝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

“天寒地冻,实在不宜久留。诸位爱卿且先回去,明日朝堂之上再议此事。”虽然没有一下子松口,但是隆安帝的口气明显软了下来,“徐爱卿,你父亲为了大周鞠躬尽瘁,如今尚在重伤之中,你应当早些回去。至于你方才所奏之事,容朕考虑一晚,明日再议,如何?”

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是最会察言观色的,知道已到了这个份上,且隆安帝都松了口,若是再逼下去反而不美。

徐瑞率先叩首谢恩,然后在随从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带着众大臣起身告退。

见那些大臣们都走远了,小全子终于忍不住道:“陛下,您如此轻易就松了口,岂不是叫他们得逞了?”

隆安帝问道:“那你认为当如何?”

小全子情急之下,没做太多深思便冲口而出:“襄王乃是谋反重罪,且是陛下您亲自定下的罪。若是出耳反耳重新彻查,万一叫他们查出什么,岂不是对陛下您的声望不利?”

隆安帝没有说话。

小全子又继续道:“陛下乃是英明之主,若是推翻前面的定案,岂不是给陛下您的名声抹黑?所以,奴才认为……”

“住口!”不等小全子说完,隆安帝出言喝断:“莫忘了你的身份!”

小全子急忙跪下告罪:“奴才一时心急,僭越了!求陛下看在奴才往日谨守本分,忠心不二的份上,饶了奴才这一次!”

“你知道僭越就好,赏你三十大板子,好好反省。”隆安帝说罢转身离去。

如小全子之流,不论平常如何受宠,可一旦出了差错,生死皆在帝王一念之间。

小全子得亏是聪明,一下就反应过来,连忙请罪。隆安帝才网开一面,只赏了三十大板子。虽然这个处罚不轻,至少一个月下不了床了,但好歹是保住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