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中央电脑(2 / 2)

“那是土鲨。”中央电脑解答道,“根据研究,这个物种类似于地球上的鲨鱼,已经有差不多十亿年的历史了。”

“十亿年。”何夕倒吸口气。他知道地球上某些种类的鲨鱼已经存在超过三亿年,属于地球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相比之下人类两百多万年的进化史简直不值一提;实际上,地球的陆生物种存在时间都比海洋生物短得多。“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灭绝,真可算是奇迹。”

“的确是奇迹,化石资料表明,这么久以来这个物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央电脑补充道,“也许是里海星的环境太平静了,进化的动力太小。”

“应该是这样。”何夕点点头,“地球至今仍有些人因为某些生物几千万年变化甚少,而否定达尔文的进化论,其实这不过是因为这些生物几千万年来仍然很适应环境罢了。生物进化是因为生存环境带来的选择压力,看来水星球的确是生命的舒适摇篮。”

“我们已经到达坐标位置附近。现在开始下潜。”随着中央电脑的提醒,穹顶外陡然一暗,片刻之后四周已是一派海底风光。阳光透过海浮萍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道道明亮的光柱。光柱中大片悬浮的巨型海藻漂来漂去,宛如无根的森林。

“它们虽然没有根,但在下部却普遍长有一团沉重的组织体。”何夕对叶列娜说,“这是许多水星球植物的共有特点,以此来调节自身在水中的高度。”

“我们已经发现至少上百种植物具备初级运动能力,它们可以通过蠕动部分枝干缓慢前进,以便选择适合生存的环境。”中央电脑补充道。

“那是什么?”叶列娜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问道。何夕望过去,立刻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在一丛巨海藻的中部呈现膨大的一团,就像生出了一个直径十来米的卵。在轻浪起伏中,这个巨大的物体缓缓漂**,阳光照射在上面,波光流动熠熠生辉,就像一块用翡翠雕琢的艺术品,散发出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感。一时间,何夕不禁看得有些痴了。

“那是花房。”中央电脑的语气保持着固有的平静,“是孩子们用巨海藻建造的,他们喜欢待在里面。”

话音未落,便看到两个小巧的身影像游鱼般从花房里冲出来,他们有些惊慌地望向大船,脸上混合了羞涩和不安。何夕一眼看出他们的年龄都只有十五六岁,看来大船的到来打搅了一对小恋人的幽会。

“是秋生和星兰。”中央电脑说道。

两个大孩子镇定了些,他们向着这边嘴唇翕动。

“他们在说什么吗?”叶列娜问道。

“我们听不到的,在水底他们发出的是一种次声波语言。”何夕解释道。

“他们说刚才有一批银贼鱼袭击牧场,大人们都赶过去了。”中央电脑说。

何夕犹豫了一下,“这些人都有名字吗?难道用编号不好吗?”

“从二十年前开始,第一代先行者给自己起了名字。”中央电脑回答道,“当时起名一般是根据各自的特点自行选择,其实更像是将原来的绰号确定为了名字。比如李高原来的绰号就叫高个子。不过,现在孩子们的名字就正规多了。”

“孩子。”何夕念叨了一声。在验收之前,这本来是不该存在的事物,但二十年联系的中断改变了许多事情。不过这也只算小小的意外吧,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孩子也是先行者的一员。

窗外开始掠过一些悬浮在水中的结构精巧的建筑。这些建筑都呈六棱柱形,有些是单独的,而更多的则相互拼接成更大的建筑。这片建筑连绵开去,占据了很大一片空间,俨然就是一座海底城镇。可以想见,平日里这儿应该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不过现在大多数人都赶到牧场去了,只有稀疏的十多个人有些好奇地望向大船。

“这里就是里海星的城市吗?”叶列娜问道。

“现在还只能称作聚居点,在里海星现在有几个这样的聚居点。”中央电脑说,“我们的人口还很少。”

“那现在先行者总共有多少人?”何夕仿佛不经意地问,“加上那些孩子。”

“原有先行者四千人,现在加上孩子总共是八千七百五十四人,这里不包括几十年来因为意外事故丧生的人口。”

“从二十年前算起,人口年增长率大约是百分之四。”何夕在电脑上做了个简单的演算,“人类向处女地移民时,人口增长率一般都很高,当年英国皇家海军‘邦蒂号’上的反叛者在皮特凯恩岛上的人口增长率甚至高达百分之四点三。”

“需要建设的东西很多,劳动力明显不足。”中央电脑继续做着汇报,“机器人大多出现故障,备用零件已经告罄。”

“这都是意外造成的。正常情况下,里海星二十年前就已经解除了伽利略封印,现在早该有自己的制造体系了。”何夕理解地点点头,“不过这一切就快改变了。”何夕转头望向叶列娜,“让这颗蛮荒星球沐浴到文明的光辉,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叶列娜身躯微震,她从何夕的语气里听到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在拿到乐土计划书的时候,她已经知道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但在此之前,她更多地将这看成自己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和此前自己曾经执行过的那些任务虽有区别但本质并无不同。然而,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叶列娜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和这次任务密不可分,她甚至没来由地隐隐觉得自己的命运也会因之而改变。叶列娜其实不喜欢这种似乎带有神秘意味的感觉,但她无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