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太阳火 / 凌 晨(1 / 2)

太阳活动已经减弱了许多年,地球上的冰河特征越来越明显。为了避免全球气候出现大的逆转,一个激发太阳活动的国际计划开始执行。而负责执行计划的,是被称为“燃火者”的一系列智能无人飞船和机器人……

“文昌,这里是国际空间环境地基监测中心,监测正常。”

“文昌,这里是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中心,监测正常。”

“文昌,这里是国际深空探索器监测中心,监测正常。”

“文昌,这里是超算监测中心,监测正常。”

……

无数信息集中涌入文昌航天中心综合处的“ATS计划”执行部。ATS,意即ActivateTheSun,旨在激活太阳,产生太阳风暴,从而改变地球的气候。此时,执行部圆形阶梯大厅的每一层台阶上都布满了控制台,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大厅中央,“地球—太阳实时状态展现系统”按照大厅的尺寸比例呈现出一个火热又明亮的硕大太阳,蓝色晶莹的地球小巧地落在一旁,还有那在地日之间微小得像蚊虫的人造飞行器。

墙上,一行数字不断变化,如同战鼓的鼓点,催促着每个人的脚步。只见此时,数字显示着:“北京时间下午六点,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十八点十五分

月球国际天文台

“文昌文昌,这里是月球国际天文台,‘燃火者’第四次姿态调整监测正常。”方自健报告道。离他半米远处,是一个微型的“地球—太阳实时状态展现系统”,由虚拟现实增强技术制造出来的太阳正安静地喷射着火焰,二十七艘“燃火者”无人飞船像二十七粒黑芝麻,贴在红彤彤的太阳上面。方自健好几次想伸手去擦拭这些家伙,手穿过了太阳才醒悟,这一切不过是电脑的仿真影像,于是不由得笑骂道:“我这笨蛋!”

“月台,你是挺笨的。”太阳影像上叠映出夸父太阳观测站的舱室,太阳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位于拉格朗日点L5的夸父太阳观测站。站上的三名工作人员挤成一团,笑嘻嘻地说。

这三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却长得好像三胞胎,方自健永远搞不清楚他们谁是谁。

“你们那边怎样?”方自健问。

那三胞胎一一回答:“挺好。”“太阳很老实。”“磁暴就像中医点穴。”接着,又齐齐地伸出食指、中指摆出V状,异口同声道:ATS激活太阳,耶!”

这段对话马上被文昌那边剪辑为三十秒钟的视频,发送到星空深度网络的边边角角,立刻博得公众的超高点击率和关注度。方自健扫了一眼显示在水杯壁上的全球热点话题,苦笑了一下:“大众终于肯关心我们了。”

“地球太冷了嘛。”伪三胞胎之中的一个有板有眼地说,“ATS激活太阳后将增加地球表面百分之二十的光照,大大改善目前的极端天气,当然会获得公众的支持。”

“‘燃火者’是关键,轰炸太阳,引发太阳内部的耀斑爆发。ATS,”方自健揉揉太阳穴,“了不起。”方自健见过在月球表面集训的“燃火者”,这些灵巧的自动飞行器闪着耀眼的光泽,非常漂亮。想到它们将要被太阳炙热的大气层吞没,方自健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的。

伪三胞胎却不以为然:“它们是机器!”“了不起的是我们,能够驾驭了不起的它们。”“是的,没有我们的梦想,超算不过是一堆沙子。”

沙子变成了万能机器,方自健哆嗦着,不过百余年,仿佛就换了个世界,超算甚至可以制订“ATS计划”。

太阳耀斑爆发后,对外辐射将急剧增加。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红外线……都会呼啸着狂奔向地球,形成汹涌的太阳风暴,首先危及地日之间所有的人造设施,其次破坏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干扰地球磁场,损害全球信息通信系统。这种种后果,如果没有超算的精心设计加以避免,改造太阳来拯救地球的“ATS计划”就真是白日做梦。现在,超算系统已经布置好了引流通道,引导太阳风只攻击大气层中的特定位置,以触发全球大气对流方式的改变,从而促进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地球日渐变冷的趋势。

“如果超算计算有误,就错了一个小数点,”方自健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会有什么后果?”

伪三胞胎笑得欢实:“不可能。”“想都不要想。”“那不是一台超算!那是全球超算网络!整整一百零八台!”

方自健做了个鬼脸,仿佛怀疑超算就如同怀疑人类的存在。他不怀疑,他只是莫名地惊恐。

“你比我还婆婆妈妈。”杨志远说,“你在月球上发神经的时间太长了。”

是的,一个人待着容易胡思乱想,但杨志远也是独自面对望远镜,他就没那么多想法。

方自健敲动水杯,呼唤好友,没有回应,他大概还在外巡视着。他抬起头,那伪三胞胎仍然挤在视频窗口里。

“你们觉得‘ATS计划’能成功吗?”方自健问。

伪三胞胎信心满满,齐声笑答:“人定胜天,当然行!”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十八点三十分

贵州省天文台

杨志远已经巡视完了大部分区域,走到观景台上休息。群山环绕的大窝凼就像一口大锅,巨大的FAST射电望远镜静静地躺在锅的中央。游客从观景台走到望远镜这里,需要沿螺旋状的道路盘旋而下,望远镜也从视野中的半圆形锅子渐渐变成眼前的庞然大物,那种震撼无法言说。时值初春,山里寒冷阴湿,游客原本稀少,但最近ATS大热,连带着大望远镜也被关注,每日游客竟然过千人。此时天已经很暗了,观景台上还站着不少人,不住地朝脚下眺望。但山林里到处黑黢黢的,连望远镜也快被这黑暗淹没了。

“回去吧。”杨志远劝说道,“马上就要下雨了。”

游客们还恋恋不舍。杨志远说:“ATS直播可是绝无仅有的,千载难逢。FAST天天都在这儿,跑不了。”

游客们笑起来,就有人问:“干吗晚上执行‘ATS计划’?白天看不是更壮观?”

“十三个攻击点都在大洋上空,这时候那边是白天,大洋面对太阳。”杨志远尽量耐心解释,“何况,我们不能直接面对太阳观测,眼睛会坏掉的。”

游客们这才兴尽散去。伴随着发动机的启动声,几点车灯在丛林中晃动了一下,天地便重归静寂。杨志远走到观景环廊入口—这是一段悬空的玻璃走廊,游客们最喜欢白天站在上面,人好像漂浮在望远镜上。杨志远走上去,低头,他分辨得出玻璃示出其晶莹剔透的存在,提醒着他正站在一块玻璃上面。

人类如今是不是也在玻璃板上?超算组成的玻璃板,强大又坚硬,将人类和自然隔绝开来。为了人类的舒适,玻璃板就变出各种花样。他脚下这块是超强度的玻璃板,坦克压过来都经受得住。正要执行的“ATS计划”,其目的就是为了人类能享受到舒适的气候。十年来,地球的平均气温一直在降低,各地气候都在变化。大窝凼的春天越来越冷,越来越潮湿。几滴冰碴扎进杨志远的皮肤,山区的毛毛细雨落下来就凝结起来,如细小的冰沙,糊在人身上,寒冷到骨头中去。尽管杨志远是本地人,还是在这细雨中打战。

杨志远快步走回观测站。FAST专注“两暗一黑三起源”,而一晃五十年过去,在太空望远镜越来越多的二○六五年,渐渐失宠的FAST这次能加入ATS观测系统,他也说不好是幸运还是祸事。

观测站里温暖明亮,杨志远脱下已经潮湿的外套。初春,站上没有第二个人了,他吹了声口哨。

方自健的虚拟形象出现了,时间显示是十二分钟前的留言。我害怕。”方自健说,脸色沉郁,“万一那些攻击点不对,触发错误……我不敢想象。”

接着,又一个虚拟形象出现,八分钟前的留言,这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穿着白色的春季校服,精神抖擞。杨志远认出她是自己做顾问的中学联盟天文台的会员林奕。

林奕满心欢喜:“杨老师,我们切入了惠灵顿联合观测站的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观测任务了!”

杨志远把林奕的留言复制给了方自健,附加自己的一句话:举世皆欢你独醒,你好意思吗?”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十九点

中学联盟天文台昌平台

当《新闻联播》片头曲开始的时候,一直碎屑般在天空飘**的雪花终于变成了鹅毛状,劈头盖脸地落向路人。赵晨光赶紧小跑几步,踏上天文台的台阶,在电视主持人“今天的主要新闻有……”的声音中走进天文台,身形和正在絮叨的主持人几乎合二为一。主持人端坐着的虚拟影像毫无障碍地继续念叨着全球大事,倒是赵晨光被影像晃了一下眼睛,踉跄了几步,冲到工作台前才站稳。

“你小心点儿!”林奕尖叫,赶紧点了关闭键,工作台台面立刻恢复为普通的黑色塑料桌面,耐压、耐脏、耐高温。

赵晨光把盒饭放在桌面上,喘了口气,拍打着身上的雪说道:“春分还下这么大的雪,老天爷又发神经。”

林奕瞪眼:“这几年不都是这样嘛,地球开启了‘冰寒模式而已。你们男生就爱瞎抱怨。”

赵晨光吐舌,做个鬼脸。一旁的电视主持人正在播报:“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但本周华北地区的持续降雪,给春小麦的生长带来了极大困难。”影像随即变成白茫茫一片的郊野大地,大雪中,蹲在田头的农民满脸焦虑。

林奕有些不快,“怎么回事,今天头条不该是ATS吗?”

“ATS毕竟是天上的事情,和咱老百姓关系不紧密呀。”赵晨光逮着机会吐槽。

“瞎扯,ATS不就是为了改善气候环境,让春分时能升温下雨,和从前一样吗?关系大了去了。”林奕生气,就要关闭电视机。

“别别,”赵晨光赶紧拦住她,“往下看肯定有。”

画面切回到主持人标准的中国男性的脸庞上,他用非常好听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地播报:“今天午夜,‘ATS计划’将正式实施。目前,全球已有四十七亿人订阅了实况转播。”画面上出现了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观测站,各种肤色、发色的男女老少粉丝们穿着厚实的棉衣守候在这些台站旁,满脸兴奋之色。

林奕不屑,点击桌面,工作台的台面恢复了,她调出ATS专用频道。

赵晨光惊呼:“哇,惠灵顿系统给了我们接口!”

林奕都懒得生气了,说:“大惊小怪!我们的观测成绩一直很好,为什么不能有接口!”

赵晨光不习惯平面视频,想更改为立体显示模式。林奕的手却抢在他之前接触屏幕,点击了台面。

月球国际天文台出现了,方自健有点惊恐地回过头。

“是你们啊。”方自健勉强做出了一个愉快的表情,“你们还没吃饭?”

“方老师,我们进入了惠灵顿联合观测站的系统,和他们共享中学联盟天文台网的观测数据,这样就能描绘太阳黑子在‘ATS计划’执行期间的变化情况了。”林奕兴冲冲地汇报,“要不我们就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傻坐着等天亮。到那时,太阳耀斑爆发早结束了。”

原来听了杨志远的话,方自健也当了中学联盟天文台的顾问。相比林奕的兴奋,赵晨光一脸“我还没吃饭就别讨论星星”的表情更吸引他。于是,方自健转而问赵晨光:“你不相信ATS能成功?”

“啊?”赵晨光奇怪,挠头说,“我没想过。超算做的事情会不成功?”

方自健这才意识到自己说出了心里话,连忙辩解:“噢,当然会成功。超级计算机嘛,尤其是网络化之后,能耐大了。”这话说得很不真诚,方自健不由得四下看看,幸好“繁星三号”听不出他声音中的调侃之意。“繁星三号”是月球上的超算,管理着月球上的一切人类设施,支持着月球上所有的人类活动,就埋在南极月海的地下。现在,“繁星三号”还是执行“ATS计划”超算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但林奕听出了方自健语气中的问题,立刻问:“老师,你觉得ATS这事不大可能成功?超算的计算方式和逻辑推理有问题?”

方自健感到额头发凉,摸摸却并没有冷汗出来,他并不擅长编造理由,连忙说:“我哪儿有能耐看出超算的问题!我还局限在人类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框架中,对太阳心生畏惧。”

“这样啊!”林奕深表同情状,“那您还真不如杨老师。”

方自健连忙表示赞同:“是啊是啊,我还要向杨老师学习。”杨志远怎么说来着—举世皆欢你独醒,最讨人嫌的行为就是在大家高兴的时候泼冷水。

“可是,”赵晨光慢吞吞地问,“超算真没有失手的时候吗?”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十九点四十五分

月球国际天文台

超算还真没有失手的时候。方自健用了半个小时梳理超算的发展历史,死活想不出来超算失败的例子。随着虚拟场景的不断变化,他脑海中充满了“超算为自己找到了永动机”“太空进入超算时代”“超算在月球成功开机”等新闻标题。二十年来,超算帮助人类消灭了疾病和战争,走入深海与太空,早已深深地渗透进人类的生活之中。方自健扫视四周,仪器全部铆死在墙里面,一排排整齐有序,反射着明亮的阳光,阳光从长方形的窗户洒落进来,月球南极的阳光灿烂,四台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沐浴在光海之中,雄姿英发。方自健不由得肃然起敬。生活在这个科学昌明发达的年代,人们马上就要利用太阳进行地球气候改造工程了,应该理所当然地自豪骄傲啊!怎么自己内心却如此地充满怀疑和不安呢?

“文昌呼唤。”随着一个调皮的女声,虚拟场景变回“地球-太阳实时状态展现系统”。拉格朗日站、月球天文台,以及分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其他人造设施都清晰可见,方自健甚至在想放大月球天文台后,一定能看到自己正坐在控制室中发呆的傻样。

“你们都还好吗?”女声问,“ATS计划”执行部的虚拟形象unny走向方自健。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女性形象,笑容甜美,身材曲线动人,此时的她同时也出现在其他工作人员面前。

地日间的工作人员头像瞬间全部出现,压盖住了各自所在的设施影像。虽然七嘴八舌,但大家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没问题,太阳很正常,计划很顺利,我们很开心……

Sunny提醒众人:“二十四点‘ATS计划’开始执行,我们将见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了不起的时刻。届时,公众一定会渴望从你们那里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希望你们注意言辞。”

“噢,那你不用担心。而且我们所有的对话都在内网中,必须通过你才能发布。”方自健说,觉得Sunny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例行通知。”Sunny微笑,“毕竟敢在太阳头上动土,这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方自健愣住,这么反应敏捷又可爱的Sunny还是第一次见,超算升级智能处理程序了?

“我们深感荣幸。”伪三胞胎像对待真正的女士那样奉承道,私聊频道还跳出一句话给方自健,“超算终于做对了一件事情。”

超算网络的运算速度达到兆亿亿次,比闪电还快,比思念还迅捷,它几乎无所不能,制造Sunny只是小菜一碟。

其实敢在太阳头上动土的,是超算啊。方自健暗自想着,将这句俏皮话通过私聊频道传给了杨志远和林奕他们。

“老师,”赵晨光回应道,“太阳对于超算,只是数据计算量庞大的一个工作对象,超算不会产生我们对太阳的那种崇敬感和畏惧感,对吗?”

方自健点头:“是这样。”

赵晨光展现出少有的严肃表情,字斟句酌地缓慢说道:“老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二十点

中学联盟天文台昌平台

赵晨光在林奕眼里是个很典型的学渣,也就是体力好点儿,野外观测时能熬夜,能搬个重仪器,其他基本没有可取之处。对赵晨光为何要选择天文社团,林奕压根儿不感兴趣,因为赵晨光连目镜和物镜都分不清!

所以,当赵晨光说他发现了一个问题,方自健只是好奇,林奕却是极为吃惊,甚至在想这家伙千万别说出什么白痴问题,毁了本台的形象。

像是要让林奕更吃惊似的,赵晨光调出了一张超算网络全球分布图,他说:“老师,绝大部分超算分布在北半球的这一带。”他的手划过地球,超算在他手底下依稀发出亮光,连缀起一条绚烂的光道。

“是的。”方自健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赵晨光调出了第二张图,“这是一张昨天的全球气温图,如果将两张图重合在一起……”赵晨光得意扬扬,“怎样,问题大吧?”

“什么问题啊!”林奕没看出重合的图有什么毛病,责备赵晨光,“你别神经了,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可不是ATS的旁观者。”

方自健也摇头。

“不会吧,你们竟然看不出来—”赵晨光嚷嚷道,“超算所在地的气温都很低!”

“那又怎样!”林奕还是没明白。

方自健说:“这很正常。超算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气温较低的环境,这样运行才能稳定,所以,”他忽然停住,看着赵晨光,“你想到了什么?”

“人类害怕低温,但超算不怕。”赵晨光说,“我的问题就是,超算们真的会全力以赴地帮助我们吗?”

“你什么意思?”林奕着急,推了推赵晨光,“说话别大喘气!”

赵晨光撇嘴后道:“我的师姐,你要是救人的同时却烧死了自己的家人,你还会救吗?如果‘ATS计划’执行顺利,有十九台入网超算所在地区的温度将提升五到十摄氏度,甚至更高。”

林奕一时转不过弯来,呆愣着。

方自健却已经在联络杨志远:“老杨,你觉得这问题怎样?会对‘ATS计划’产生影响吗?”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二十点二十分

贵州省天文台

当方自健的声音在办公室响起的时候,杨志远正就着本地产的刺梨酒埋头读着一篇关于柯伊伯带的文章。最近“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柯伊伯带旅行,它发回来的信息与FAST射电望远镜的观察结果有重叠部分。他恍然间仿佛站在柯伊伯带的太空石子上,寻找着遥远深邃空间中那一点闪烁的阳光。

直到方自健的声音都消失了,杨志远才突然一惊,宇宙从脑海中消失了。面前巨大的落地窗外,FAST的桁架将夜色切割成三块,雨水不时地洗刷着这些色块,从不沾水的玻璃上滑了过去,不留丝毫痕迹。但寒气却留了下来,透过玻璃,爬上他的膝盖。

二○六五年的早春,竟是如此凄凉。杨志远愣了几秒钟,才打开方自健的语音记录。方自健的声音中有点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淘气:“老杨,你觉得这问题怎样?会对‘ATS计划’产生影响吗?”

杨志远揉揉太阳穴,答案脱口而出:“不会,一百零八台超算中有二十一台备用机,随时可以替代彼此,就算那十九台入网超算因为温度升高而出问题,也有应对之策。”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二十点四十分

月球国际天文台

“好吧。我们的计划万无一失。”方自健回应,备用机这事儿他怎么就没想起来呢。潜意识里,他是真的想发现ATS的问题,让自己的怀疑和担忧落到实处。

其实,“ATS计划”和方自健没多大关系,他出生在太空城市中,习惯了微重力的环境、洁净的人造空气、绝对的孤独以及虚拟的人际交往。他的真实生活里,从来没有同时接触五个以上实体人的经验。地球对他来说,只是视觉上的习惯存在。

方自健的目光落在地上。“繁星三号”就在脚下,它能计算出赵晨光问题的答案,只要他给一个指令。但指令一旦发出,就等于向整个超算网络宣布他的怀疑。

“同学们,杨老师说,”方自健强调“杨老师”三个字,“温度变化对超算系统没影响,有备用机。”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二十一点

中学联盟天文台昌平台

“真的没影响?”赵晨光反问,对等了一个小时才得到的答案并不满意,声音里不由得带了些抱怨和委屈,“老师您确定?我可不是信口开河。”

“你还没信口开河?”林奕憋了一个小时,终于忍不住发作了,“有影响没影响是你拍拍脑袋、看看地图就能得出来的结论?科学得有依据!”

赵晨光说:“当然有,我给你看。”他便手触屏幕,导入个人资料库的地址。资料库按照他的喜好做成了飞机状,他打开机舱门跳进去……赵晨光忽然终止动作,看着林奕,有点犹豫:“我讲给你听吧。”

林奕拉了一张椅子坐下:“成,给你五分钟,说吧。”

赵晨光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抱臂跷着二郎腿的林奕比校长都有权威感和压迫感。

“快说!”林奕催促,“我要开始计时了。”林奕最讨厌赵晨光每到关键时刻就吞吞吐吐的白痴样,“怎么不说了?平时你倒是伶牙俐齿,说得过曹操,吓得退司马懿,有什么用!”

赵晨光一拍大腿:“罢了,我给你看。”

二○六五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时间二十一点三十分

贵州省天文台

“杨老师,您还记得二○四九年的机器人KTV杀人事件吗?”林奕问道,看过赵晨光的那些材料后,她还真有点忧心忡忡,“日本发生的那起。”

此时,一些资料图片涌进杨志远面前的虚拟显示区,在他眼前自动播放。那是在KTV从事服务业的人形娱乐机器人,忽然放火烧掉了KTV,造成顾客九死十伤的悲剧事件。

“我记得。”杨志远回答,“这之后加强了对机器人的行为监控。你们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