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103 社会变了(2 / 2)

“嗯,你比如说把,”他愉快地说道,看来这次回老家办丧事对的影响主要还是正面的,积极的,利大于弊的,“现在的小青年好像都变得文明了,懂道理了,知道守规矩了,基本上没有随地吐痰和胡乱插队的了,连中老年的农村人也没有公开骂街的了,打架骂人的情况基本上绝迹了,整个农村可以说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了。”

“还有呢?”我问,我知道,前边的都不是重点。

“还有就是,厚养薄葬的观念,好像大家都能适应了,也充分理解了,现在很少有人家在丧事上弄那些虚头巴脑的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东西了——大家都学聪明了,学文明了。”他道。

“嗯,非常好的变化。”我微微笑道。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变化,好像有点叫人不大好接受,或者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你比如说——”他转而又道,倾吐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了,“以前俺庄上基本没有打光棍的,就是有那么一两个,也都是情况极其特殊的,绝大部分男人都能找着媳妇。现在可好了,据他们说,光俺庄上竟然就有十来个光棍汉,都是老大不小的了,实际上条件也不差,结果就是找不着媳妇,你说有意思吧?”

“哎,你老家是?”我拖着长腔问道。

因为,以前他说过这事,但是我忘了,不好意思。

“沙沟镇北常村,以前属于南常乡,后来合并到沙沟镇了。”他非常及时地回答道,吐字特别清晰,这回我可不能忘了。

“哦,北常,对,北常。”我赶紧重复道,以示歉意和敬意。

“嗯,是的,正好和南常对着,呵呵。”我自嘲道。

“还有一点就是,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平时在村里基本上碰不见年轻人了。”他又用聊天的语气说道,很随意地就把我的歉意和敬意给掩盖过去了,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都打工去了吧?”我乐观地猜道。

“离城这么近,都想方设法进城了。”他突然叹道。

“哦?”我谨慎地说道。

“要不然的话,就找不到媳妇,哈哈。”他随即开怀大笑起来,似乎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而且继续谈下去也很有内容可供挖掘。

“而且离城越近的地方,就越是这样,”他接着便解释道,一脸的灿烂阳光,“小青年要是不在城里买房子的话,单单是在村里盖个两层小楼,哪怕是装修得再漂亮,也不行。”

“形势,大形势就这样,没法。”我评论道。

“嗯,对。”他抿嘴笑道。

“那,后边那句呢?”我俏皮地问道,好奇心又起。

我可没忘记他刚才那句话,“我感觉你前边那句说得很对”,有一股强大力量推动着我,要把他后边的意思给揪出来。

“噢,彼此,彼此啊,”他呵呵笑道,像个慈祥的老人,一下子弄明白我的意思了,“在这方面,其实我不比你强多少。”

“呵呵,谦虚了——”我道,算是把这个话题掐灭了。

毕竟,我方才已经流露出该走的意思了。

天色向晚,美丽的夜晚已经启程奔赴枣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