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母女俩将乡下看到的景象跟林正平说了一番,他依然是那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好像他们在吹牛皮。不过,沉默半天,他还是疑惑地问:“她真的那么好心,肯批货给我们,先不用付钱?”
“那当然,因为我们也亏了呀。本来上次借给她的钱,说好了是入股,可是她非要当借款来还!”林海凤不服气地说,“要不是阿妈暗中拦着,我想让她把事情说清楚。”
“当时没凭没据的,能说清楚什么呀,算了!算了!何况,拿了五千块回来,咱们也够本了!”
林正平一听得钱了,眼睛直发亮:“给我们这么多?”
“可不是嘛,当时我听到,就觉得心脏一抽,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许玉娇笑得合不扰嘴,“哎呀,这笔钱可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租店的钱有了,进货的钱有了,下半年孩子学费也有着落了!感谢老天!佛祖保佑!”
林海凤见状,又说:“就快开学了,我们赶紧找店面吧。”
“家里这么多东西,怎么办?”林正平扭头看了一圈,不禁犯了难。林海凤蛮不在乎地说:“卖掉呀,明天就放到门口,降价卖!”
“有人要嘛?”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肯定有人要呀!”林海凤想了想,站起来说,“我就去找笔和纸,写上大甩卖。”然后,兴冲冲地跑上楼。
林正平看着她的背影消失,转身训斥许玉娇:“说不干就不干了,你怎么跟着阿凤一起胡闹,她还是个孩子!”
“我想过她的话,觉得有道理。这段时间过得太累了,你晚上睡觉都在咳嗽,人瘦了一圈。要是我们再这样下去,怕是撑不住。”许玉娇叹了口气,“本来,我们的体质都不好,你的胳膊不是下雨天还涨疼?”
林正平心有点乱,想摸烟。
“别抽了,省点!”许玉娇按住他的手劝。
***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家门口就摆了一大推东西,锅碗瓢盆,还有一堆旧桌椅,上面贴着红纸,写着各种降价甩卖的字眼,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林正平留在店里卖东西,母女俩则一起上街找店铺,林海凤在自行车前面骑,母亲坐在后面,两人一路上商议着找个人流旺的地方,最好在小商品附近。
“阿妈,不容易啊,阿爸居然这么快就答应改行!”林海凤激动地说,“我还怕他很顽固,一根筋撑到底,死活不退让!”
“没办法,他身体不好!”许玉娇忧心忡忡,“你不知道他最近咳得很厉害,特别是晚上一吹风就拼命咳,像要把肠子都吐出来。我让他去医院看看,他舍不得花那个钱,死活不去!”
“这可不行啊,万一小病拖大病就糟了。”林海凤像下了很大的决心,“等我们回去,一起劝劝他。”
“嗯!”许玉娇点点头。
前面突然红灯,林海凤只好急刹车停下。两边人在前面交叉走过,脚步匆匆。有位中年男人穿着中山装,手里夹着一个公文包,打扮得干干净净,气质文雅,让旁人很羡慕。
这个年代崇拜军人,崇拜功夫,崇拜港台的艺人,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林海凤本质上不属于这个时代,更多的只是觉这是审美局限。今天以为美的东东,明天可能就觉得很土,土得掉渣!
“什么时候给你爸买套新衣服吧,他的绿军装早破得不成样子。每次说买,他都不要!”许玉娇摇了摇头,“这人啊,就是听不进去劝!”
“让阿爸把烟戒掉才最重要!”
“要是能戒就好了,可惜,我说了那么多年,还是没用。当面不抽偷偷抽,有时候故意给客人拔烟,抽给我看!唉,气死人!”许玉娇一想到这,恨得牙痒痒。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来到了小商品附近,林海凤推着自行车一路走过去,发现附近有很多小吃店,不过这个点儿没什么生意,看起来冷冷清清。
“阿凤啊,我们在这儿开串串店也不错呀。”许玉娇眼睛直发亮。
林海凤不得不提醒她家当都卖了,不可能再回头。
“哎,我就是说说!”
两人走到一家空店铺,看到上面留了一串电话号码,赶紧拿笔记本抄下来,准备回去再打打看。
这时,有位老婆婆过来,笑着问:“呵,你们想租房子吗?”
“是呀!”许玉娇应,“我想开个衣服店,看看附近有没有合适的。”
“这店贵,里面的摊子便宜。”老婆婆好心地提醒,“上次这家也开衣服店,没做半年就倒了,生意不好。他们习惯到里面买,外面的看不上。我觉得外面适合开吃吃的店,你看,那一片不都挺好的?”
“那吃的好赚吗?”许玉娇颇感兴趣地问。
“一年做得不错大概能赚个两三千多块吧,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