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九十四章(1 / 2)

一行人借了船,在第二天天未亮时便到了海边,那里到处都是准备出海的渔民,见了他们这样的生面孔,也只是微微惊讶,看过一眼之后便把注意力放回了自己的船上,跟京都那些喜欢八卦爱凑热闹的百姓大不相同。

他们的银子给得多,掌柜的不仅借了船,还借了两个族人帮他们划船。

在坐船的过程中,吴依他们了解到,这里的海货每十天一收,而且都是由衙门中人来收,收了之后留下个数目,让渔民们按个手印了事。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海货本是为了抵税,但每个人每年要交多少税却并不会提前告知。

“去年就是如此,去年的天气好,水也好,捕到的海货也多,到了九月我们交上去的东西便已是前年整年那么多,本以为剩下几个月能存些东西,让日子好过些,没想到去年的税足足比前年多出来三成,过年仍是过得紧紧巴巴。”

另一个渔民搭腔:“这世道,难啊。如今的日子是半点没有奔头,每天累死累活也只能把一家老小的命吊着,算不得温饱,更得不了轻闲。也不知朝廷能不能知道我们沿海百姓的难处,给些救济。”

田金花实在忍不住了,平静地告诉他们事实:“朝廷从很多年前便会每年拨银粮给沿海,去年才开始用海货换银粮。”

“不可能。”两个渔民对视一眼后都不愿相信,“赵大人体恤百姓,爱民如子,若真是有朝廷给的银粮,他绝不会征那么重的税,让我们过这么苦的日子。”

赵大人?

石力早已经做好了功课,对着秦越和吴依普及知识:“赵大人是二十年前到的这里,每年都会施粥,对待百姓十分亲切,毫无架子,在这里的声望极高。”

“他是这里的父母官?难道是受制于上峰?还是说他并不知道有银粮拨过来?”

去了一趟大承之后,秦越已然对很多官员失去了信心:“他是不是个好官,回去后拜访一下便知。”

渔民听说他们要去拜访赵大人,立刻就变得热情起来:“赵大人今日刚好会坐堂,你们如果是要谈生意,必须得找他。”

心里装着事之后,所有人亲手捕鱼的兴致都已经大减,在出海不远,得了几条鱼之后便催着渔民返回。

等吃过早饭,收拾好之后已是日上三竿,衙门大开,堂中无人,只有门口站着一个衙役。

问明他们的来意之后,所谓的赵大人立刻被请了出来。

吴依认真地打量着他,此人四十岁上下,中等身材,长得一张方脸却笑得一团和气。只是从他那挺着的啤酒肚来看,他无论如何都算不得是两袖清风的官,

见了他们几个外地人,赵有乾视线停顿了一瞬,露出了些许警惕。

警惕?

吴依心中有了计较,开始了对他的审视。

“堂下何人,所谓何事?”

“赵大人,我们从江南而来,想与您谈谈收集海货到京都去卖的生意。”

赵有乾将他们从头到脚打量过,吴依感觉自己像是被照了一遍X光。

“各位既是江南来的富商,将海货带回江南便是,为何要送到京都售卖?那里离我们更远,运送的时日花费更多,怕是不太方便。”

“京都繁华,海货稀缺,我们都是商人,逐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