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依找到当地的县丞,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县丞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长得慈眉善目,脸上皱纹极多,一看就是为百姓忧心的好官。
对于吴依的所有设想,他都是笑眯眯地听着,不曾打断,也未下评论,只是认真地听着。
当吴依问起他的见解时,他才慢悠悠地说:“大人见识广搏,小老儿并无异议。”
“田大人对边境的了解肯定比我更多,我的想法再好,若是脱离了边境的实际,也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
“吴大人,边境苦寒,百姓们缺衣少食,手上并无闲银,拿什么来做买卖?还有,大承与我们势不两立,两看生厌,如何心平气和地做买卖?”
吴依笑着说出那句名言:“田大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大承与大幽此时正在开战,皆是因为利益。同样,也能因为利益,再次成了盟友。”
田县丞并不十分相信,这边境远比京城闹腾,之前的几十年虽然未起战乱,但两国百姓间大大小小的摩擦时有发生,守境的将士间也起过冲突,情形并不乐观。
“撇开那些不谈,田大人觉得我写的这些发展农桑的法子是否可行?”
“可行。边境不及京城繁华,留在这里的百姓也并不多,若吴大人真能让这里成为一片乐土,下官只当全力支持。”
“那便说定了,待与大承之事有了定论,我再找田大人商量具体的事情。”
吴依起身告辞,她对今日的见面商谈非常满意,虽然没有落实具体的事务,但至少思想上达成了一致,以后做起事来,定能事半功倍。
才走到半路,就遇到了来报信的小兵,知道了秦越已到军营的消息。
她的心里一突,暗自猜想,秦越不会是想要接着攻打大承,直接把大承占了吧?若是那样的话,这仗可有得打了。
她不由加快了脚步。
秦越已经了解完边境的所有情况,趁着吴依还没回来,占了杨锋的主帐,做了简单的梳洗,换了身干净衣裳。
在主帐中踱步之后,终是没能忍住急于相见的心情,以了解军营为由走到了军营门口,然后便在那里徘徊。
守营的兵士得见圣颜,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把身子站得笔直,生怕秦越一错眼看到了对他们不满意。
但秦越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那里,目光三不五时往外瞟着,只想着早点看到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
等待总是格外的漫长,秦越觉得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很久,久到杨锋都看出了端倪过来叩问出了什么事的时候,吴依终于出现了。
她仍是穿着在京城里惯穿的月牙白常服,没带帽子,束着发戴着冠,看起来比在京中随意许多。
她身后跟着墨一和墨九,三人皆是步履匆匆,像是也急着回来与他相见似的。
秦越不自觉温柔了眉眼,脚步似乎有自己的意识,自动往军营外走去。
吴依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回来的,她急于明白秦越对大承的态度,这关系着边境的未来,她一刻也不想等待。
匆忙间,她踢到了地上的小石头,微微踉跄了一下,秦越的心一惊,慌忙出声:“慢些。”
吴依稳住身形后抬起头,看到了温温柔柔看向自己的秦越。
他正在收回微伸出来的双手,往自己这边快走了两步,又克制地停了下来,但那双眼睛却将见到她的欣喜表达得明明白白。
吴依也是开心的。
秦越说什么也算是她的朋友,如今这场面,可算是他乡遇故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