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出生在边境,长大成人之后便接了父亲的衣钵镇守边关。
京城里的事他知之甚少,全靠家中书信了解些许。
但吴白衣此人,他却听说了不少。
来源多是从邸报和京中小报,还有小部分是来自家中幼弟。
邸报里出现的新政令里,多多少少都会提及此人的名字,给人一种处处都有他的感觉。最初他只是好奇京中出了这样一位人物,写信回去时问了一嘴,收到回信后才知道了他在京中的名声并不好,似乎与陛下有些不清不楚。
后来又从将士们的嘴里,听到了不少有关此人的小道消息,愈发觉得他张扬。
再后来又听幼弟在信中反复提及此人,说他胸有济世大材,礼贤下士,是极好的上峰。
一个人能做到毁誉参半,多半是个些真性情。加上听说修官道、收商税这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便觉得此人的确有几分真本事。
但最近,却听说此人在及冠当日便官至二品,比他这个守了数年边境的将军还要高上两级,对他的看法又变了。
现在又听说他要来和谈,杨锋心中很自然地把吴白衣划为了迷惑主上的奸臣。
他虎目一瞪,拍案站了起来,大步流星往外走去。
到了边境,和不和谈便由不得他一个京官做主。
杨锋在大营十里外接到了吴依等人,自是好一番寒暄。
吴依敬佩所有镇守边境的将士,对杨锋极为尊重,但显然对方却不是同样的想法,连着给了她好几个白眼,把“瞧不上”三个字明晃晃地挂在了脸上,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
吴依算是明白了镇国将军为什么要让他镇守边境了,就这样的直肠子,到了京城不知会惹出多少麻烦。
一起来的杨将军是杨锋的亲大哥,两人见面之后犹为亲切,按肩搂背地走在前面,其他人则跟在他们身后进了营帐。。
墨九去打点住处,墨一跟着吴依进了主帅的大帐。
杨锋也不含糊,挑着重点把目前的局势讲了。
简言之,就是大承的将士像是疯了一样,在大面积进攻受到反扑之后,改为了游击战,以骚扰恶心人为主,烧杀抢掠为辅,没干什么人事儿。
“大承这帮杂碎简直就是欺人太甚!他们这是想把我们给拖死,恶心死。如今你们来了,明儿我们就冲出去反扑一次,让他们也尝尝被人打个措手不及的滋味。”
三个武将凑在一起对着舆图就计划起来,丝毫没把吴依放在眼里。
“三位将军,陛下有旨,需由我先去大承和谈一次,再做定论。”
“我呸!和谈什么和谈?大承朝堂上但凡有个守规矩讲道理的人,就做不出这样的事来。你们来的时候应该看到了不少新土堆吧,那些可都是我大幽将士和受难百姓们的坟包,跟他们那些杂碎,有什么好谈的!!!”
吴依仍是波澜不惊的样子:“杨将军,我理解你的心情,大承让我们的将士伤的伤,亡的亡,还祸及百姓,实在该死。但你换个角度想一想,若是一直这样战斗下去,岂不是会有更多将士和百姓死亡?”
“难道之前的事就这么算了?老子不服,老子也不愿意!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岂能三言两句就轻轻揭过?!”
杨锋是个破锣嗓子,吼得吴依耳朵疼。
如今他虎视眈眈地看着吴依,就跟看到了什么晦气玩意儿一样。他身边一左一右站着另两位将军,都是人高马大,看起来极有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