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力插嘴道:“吴兄,这就是我今日带你到这儿的原因,这里的泉水鸡汤鲜美异常,已经在京郊出了名。”
这倒是意外之喜。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只是帮他们找到了水,他们就能举一反三,利用水源找到村子里的出路,若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这么灵活的头脑,大幽何愁不强盛?
“详细说说。”
村长被她热切地望着,跟着露出自豪的笑容。
“这事多亏了村里的赤脚大夫赵老汉。”他扭过头,扫了一圈院子里的人,“他没来,应该在家里看书。”
“他拿着那蓝冰砣子细细看了几天,又拿了各种药材来试,得出了这么个结论。反正这水大家喝了这么久,也没见谁中过毒出过事,便信了他。”
“秋收之后,村里有个娃子成亲,办宴的时候从外面买了只鸡回来炖了,鲜美异常啊。”
“当时也没人想到这泉水上头,只以为是太久没有喝过鸡汤,馋出来的味道,可后来日子好了,炖肉的时候多了,才品出这泉水配鸡汤是最好的。”
“后来京城里多出来个小吃街,我们也想跟着试一试,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没去租摊位,在城门口外面不远的地方架了锅卖鸡汤,两文钱一碗,一大锅也能卖不少钱。”
说到这里村长搓了搓手,带着点小小的炫耀:“没成想却是成了。不管是城里那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有钱人,还是进城办事的村里人都喜欢。”
吴依适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了不起,头脑活泛还有干劲儿,这名声打出来了,往的就该挣大钱了。”
“谢大人吉言。托陛下洪福,我们在村里搭了个摊子炖汤,那些讲究的贵人们便到村子里来喝汤,还能赏赏农家小菜,到山上走走看看,也算是有个闲睱时的去处。”
这不就是农家乐嘛!
难道是来了穿越老乡?
吴依兴奋地站起来,拉着村长问:“在村里支摊子是谁的主意?”
“也算不得是哪一个人的主意,最初在城门口卖汤时有些贵人觉得这样不讲究,大家伙儿想把这门营生做好,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想出来的。”
“果然啊,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实践出真知。”吴依钦佩不已,“村长叔,吴家村未来可有什么打算?”
“这......我们刚支了摊子,只想着先把摊子做起来,以后的事,还没想过。”
“快带我去看看,我们一起规划规划。”
现代世界在城市化逐渐饱和之后,又重新将目光转向了农村,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扶持特色产业,搞乡村振兴,吴家村大有可为啊。
“诶!好,好,有吴大人帮我们村儿出主意,这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一群人又呼啦啦地往摊子那里走去,石力无奈地跟在一群人身后,对着徐长意等人吐槽:“今天可是沐休,你看看你们大人,硬是把出来玩耍搞成了办差,我看着都觉得累。”
但他的吐槽无人回应,因为户部的几个人也全都目光热切地讨论着吴家村可以利用的政令、可以发展的地方,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计算他们每年能交多少税了。
石力的脚步慢了下来,无奈地听着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目光转向跟村长走在一起,侧耳凝神听得认真的吴依,长舒一口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