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依再次来到御书房,回归了她在大幽的第一个工作岗位。
秦越已经不舍得让她泡茶,让忠保叫来了杨明逸,让他们一同商量制作邸报的事。
“沿海传信,已经运了不少海货上京,不日便会到达,户部也已经备好了银两,这是朕登基后第一次与沿海官吏打交道,也是第一次改变了对沿海的方式,值得一记。”
“皇商大选收入颇丰,大有可为,此事亦当宣扬出去,让京城以外的富商们也知道这个消息,来年参选。”
“承诺给皇商们的所谓广告便由吴卿来定,杨先生亦可将为人行事之道写于邸报上,以添教化。”
吴依领命而去,跟杨明逸商讨之时,才发现这里没有印刷术,所有书目都需抄写。
这跟她设想的可不一样啊。
只得又找来宫中善于雕刻的能工巧匠,让他们把杨明逸写好的字一个一个刻出来,按顺序排好。
“吴大人,这般做可有什么说法?”
吴依把已经雕好的几个字排成一排,拿起毛笔将木头字块上抹满墨汁,轻轻放上去一张纸,那一排字便立刻印到了纸上。
“竟,竟如此快速。”
“正是,字越多,便越显得快。邸报要传至各处,需得成百上千份,若都是手写,不知会累坏多少人,这样既方便,别人也模仿不来。”
“吴大人,你总有好办法,老朽自愧不如。”
吴依将杨明逸扶起,不好意思居功:“我也是从别处看来的,以前没想过能用上。”
“有此方法,我大幽学子便能多读很多书,书本也不必变得那般稀有昂贵,吴大人,大善也。”
“都是先生教得好,待我们把邸报的内容全都定下来写于纸上,匠人们便要按同等大小进行雕刻,界时,大幽第一期邸报便产生了,必定要在史书上记下一笔。”
“是老朽沾了吴大人的光了。”
杨明逸写得一手好文章,根据秦越的要求和吴依的建议,把最近发生的几件有关民生的大事都写了出来,吴依虽对古文的表达不太感冒,但依然读得热血沸腾,生出一股作为大幽一员十分骄傲自豪的感觉。
古话说文人的笔杆也能上战场,一点也不夸张。
至于那些皇商们的广告,她早已经想好,现代那么多的广告看下来,方法就那几个。
要么不断重复,要么戏剧夸张,想到大幽百姓的接受度,她选择了以故事的形式搞植入广告。
忙碌了三天之后,《大幽邸报》的第一期新鲜出炉。
第一份自然是送到了秦越手中。
邸报作为具有政治意义的报纸,走的是严谨端庄的路子,正反两面都记录着实事、政令、秦越对于民生的发言等等,唯一带着点生活气息的便是分散在边边角角的几则广告。
“王老爷每回饮酒后便只能住柴房,只因其夫人嫌弃他浑身酒气,恶臭难当。刘老爷却没有这种烦恼。王老爷向刘老爷请教,刘老爷神秘一笑:喝御酒五行桹,吐气如兰,不必睡柴房。”
秦越将这则广告一字字读下来,错愕看向吴依:“此酒果然会饮后吐气如兰?”
吴依如实相告:“此酒的确自带花香,但能否吐气如兰,微臣不能保证。”
“那你为何如此写?.朕不能行这诓骗他人之事。”
“陛下,所谓广告,便都有夸张的成分,五行酿的制造方法的确与众不同,花香也是人人都闻得到的,吐气如兰自然是因人而异。但只要有一人能够吐气如兰,便算不得撒谎。”
“你.....”
秦越还是转不过弯。